【#為何李世民用嫵媚形容魏征?#】
【因為魏征是真的嫵媚。
你以為的魏征:唐朝第一諍臣,大噴子,《諫太宗十思疏》把唐太宗惹得跳腳,又因為他說的有道理而不能殺他,隻好無能狂怒。
實際上的魏征:“陛下巍巍盛德比肩堯舜,戡定大功遠超湯武。”
“始以武功一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
“臣有逆眾以執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執節,明主恕之以勁。昔聞其言,今睹其實,蕭瑀不遇明聖,必及於難!”
“陛下酣宴之後,猶不忘庶政,古者堯舜禹湯所以太平,實用此道。”
主打一個鼓勵教育,他罵人挺難聽,但誇人更好聽。
一個經常惹怒你,好像總是看不慣你的人,一臉真誠的誇你時給你帶來的愉悅感是一個日常給你吹彩虹屁的人遠遠比不上的。】
~~~~~~
【以前看過魏征的一個諫,他想勸唐太宗不要修某宮殿。
在前麵揚揚灑灑數千字的彩虹屁,什麼聖人大德、愛民如子、儉省節約的吹了一大堆。
如果單看前麵的內容,那絕對是個奸臣。
但他最後說:真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像我這樣看待您啊!
我差點沒把飯噴出來!
以前就知道軟刀子殺人,這彩虹屁原來也能殺人。
李世民除了納諫,還有什麼辦法?他還不能耍脾氣怪魏征,人家的話畢竟是在捧李世民的。】
——————
【古代和上位者說話講究“外圓內方”。
外圓:對外圓滑,懂話術,誇人,善於引導,讓上位者把你當朋友。
內方:有自己的原則,不越過紅線,引導向善。
古代死諫也得說句“臣鬥膽”,他能跟你客氣,你不能真不客氣。】
——————
【可能是因為李世民喜歡亂用詞語。比如說魏征嫵媚,說褚遂良小鳥依人,說馬周一日不見我就想他,說他和長孫無忌父子情深……】
大唐,貞觀年間。
長安城內的羊肉攤上。
“賓王,天幕之馬周可是你?”化名李明高的李承乾向正在喝湯的馬周問道。
馬周很有自信,雖然自己現在隻是寄居在雷澤公府上的清客,但貞觀一朝若有叫馬周的名臣,必然是自己。
暢聊許久,知其有大才,又見馬周自信點頭,李承乾行禮問道:“還請賓王教我!”
雖然知道未來,李世民承諾不會再犯曆史上的錯誤,更在朝堂揚言要學大明洪武皇帝,父子共用班底。
更有李淵支持,讓魏征等人調整教育方法。
但是李承乾仍然怕,人心是會變的,皇帝的承諾並不比普通人的承諾更為可信。
“明高,想從哪道門進皇宮,玄武門?”
李承乾連忙搖搖頭,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瘋了才走玄武門!
“既然如此,又何必如此?做你本該做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不爭不搶,卻也要又爭又搶,把握住兩者之間的度,萬事大吉。”
馬周相信李承乾是能聽明白自己的含義,果不其然,李承乾隻是略一皺眉,轉瞬便舒展開來,重重的點了點頭,向馬周行禮致謝。
“明高不必言謝,我既是幫你,也是幫大唐,更是幫自己。”
“有天幕警醒未來,若下任君主卻不是明高,大唐怕是連所謂的開元盛世都見不到。”
天幕把未來的錯誤都指出來了,結果繼任之君卻不是李承乾,這才是真的天命已失。
——————
【你以為的魏征:陛下你這個傻逼!你怎麼會做這種傻逼的事情?這是昏君乾的事情呀,陛下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啦,你完球啦!
實際上的魏征:陛下啊,你英明神武、千古明君、功比堯舜,世界上所有的皇帝都不能跟你比,你好帥呀,好棒棒啊,好厲害啊。
當您的臣子,實在是太幸福啦!還能跟陛下交心呢~
說起來人家有那麼一丟丟小建議,咱們關係這麼好,你不介意我說吧?你這麼英明神武肯定不介意吧?
建議)
陛下~陛下~,其實這些事情一點都不難呀,那些過去優秀的皇帝們都能做到呢,做不到的人基本都變成千古罪人啦。
陛下~陛下~,您看利弊這麼明顯,像您這麼優秀的英明的皇帝,您肯定知道應該怎麼做對不對?
您的心胸這麼開闊,你肯定能聽進去我的建議然後好好思考對不對?
因為您也知道呀,聽不進去的話,我最多就是被砍了,曆史上還能留下我剛正不阿的美名,可是您就要被罵啦,會被人說你昏庸啦。
陛下哥哥~,人家好擔心哦,你說接下來要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