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朱允炆削藩要命。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489章 朱允炆削藩要命。

第489章 朱允炆削藩要命。(2 / 2)

〖你現在承認這是你的手機了?〗

——————

大明,洪武年間。

應天府。

北市。

“哦~我懂了。”蕭楚楠一臉恍然大悟的模樣。

旁人好奇的請教道,“蕭公子,您給我們講講?”

“好比你祖父死了……”

“你祖父才死了!”

見那人握緊拳頭,蕭楚楠連忙給自己嘴巴一巴掌。

“是在下口不擇言了,兄台勿怪。”

辱人長輩,殺之無罪,蕭楚楠連連道歉。

“爺原諒你了,接著講!”

彭季混不吝,自稱爺,蕭楚楠還不能生氣,畢竟自己有錯在先。

“好比小明……”蕭楚楠連忙止住話頭,明在國號裡,國號是大明,你用小明舉例,還說他祖父死了,這可是大忌。

雖然明朝的文字獄不像清朝那麼恐怖,但這些話還是不要說。

將來科舉之時,有人上書給朝廷,雖然不至於將自己斬首、革除功名,但狀元是肯定當不成了。

“好比有個人叫小螞蟻,他爺爺叫老螞蟻,老螞蟻死前就分好了家。

結果老螞蟻死了,發喪的時候,小螞蟻不準親戚來,自己一個人搞葬禮。

老螞蟻剛下葬,結果拿錢拿地最多的小螞蟻,爺爺剛下葬沒兩天,就聯合外人謀奪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們全族的家產。

不僅搶錢搶房子搶地,甚至還迫不及待逼得好幾個親叔伯自殺。”

彭季打斷道:“哪來的外人?”

“你沒看前幾天建文朝發的評論嗎?”

“看了啊,可我沒看出哪來的外人。”

蕭楚楠:“……”

皇宮。

“爹,您將來怎麼想的?”

“老子咋知道將來咋想的!那三個混賬玩意兒走沒?”

“還沒。”

“一人打二十棍。”

十七釣魚的時候,天幕評論正常開放。

建文二年的朱允炆,在評論區求救。

訴說自己的不容易,讓老朱給建文年間的朱棣下道命令,讓他撤兵、負荊請罪。

朱允炆也沒傻到認為老朱一道命令就能阻止朱棣,但老朱發了命令,至少能讓朱棣失去大義名分。

你不是嚷嚷清君側嗎?

朕現在證明,朕身邊沒有奸臣。

你不信朕,但朕的皇爺爺、你的父皇,親口說的,你總該認吧。

老朱看見評論,揉了揉眼睛,確信自己沒看錯,怒罵道:“這混賬玩意兒,還好意思求朕幫他?”

但是朱棣勸道,“爹,咱們不妨聽聽他怎麼說,也免得您總認為俺是早有預謀。”

老朱眼帶深意的打量著朱棣,盯的他直冒冷汗。

“行吧,咱也想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能四年丟了天下。”

能打的勳貴、治國的文臣、藩王的互相牽製,老朱自認為設計的還行。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才,才能短短四年就把天下丟了?

可惜,洪武老朱沒搶到評論機會。

不過,永樂朱棣搶到了。

【大侄兒,你讓你那三個寶貝大臣說說他們的政策。】

建文朝的齊泰和黃子澄見狀,準備用一下春秋筆法講述自己的政策,卻被方孝孺攔住了。

“我們不說真話,永樂燕賊難道不會說嗎?”

“騙了先帝,先帝還會信任我們嗎?”

“而且,我們做的沒錯,先帝文治雖然略有瑕疵,但一定能明白我們政策的良苦用心。”

齊泰:我一直以為黃子澄是天下最大的傻子,沒想到你比他更傻。

黃子澄:方希直,你認真的?

方孝孺:當然,我們做的難道不是為國為民嗎?

方孝孺有一點說的很對,不如實說自己的政策,肯定會失去老朱的信任,永樂朱棣可不會為他們粉飾。

然後,老朱看完他們的政策,一口老血堵在喉頭。

【你們三人,生於何年何月何地?】

建文年間,三人看見評論。

方孝孺笑道:“看吧,我就說先帝有眼光,這是準備找年少之時的我們,重點培養。”

黃子澄不理解方孝孺的腦回路,“培養?圈養還差不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齊泰看著兩個智障隊友,“唉,今天中元,多準備些紙錢吧。”

朱允炆不自信的說道:“皇爺爺這是不滿意朕?”

方孝孺卻搖了搖頭,“非也,非也,陛下最重禮法,也最重親情,陛下使了些非常手段,先帝自然不喜,但先帝深思熟慮之後,定能理解您的為難之處,到時候肯定會支持您的。”

齊泰雖然不認可方孝孺的理論,卻還是要寬慰建文帝。

建文帝若是沒了信心,直接禪位,他倒是有個好去處,但自己等人恐怕隻有淩遲了。

朱棣打的口號是清君側,總得殺幾個奸臣,才算有始有終。

“陛下,先帝縱然不支持您,也不會支持燕賊,不管他用的什麼理由,造反就是造反,先帝不可能支持藩王造反。”

這麼一說,朱允炆倒是寬了心。

不是他失了智,而是他隻能選擇相信。

就像溺水的人,瞧見一根細長的竹竿,捉住竹竿也救不了你的命,但你仍然會下意識捉住它。

話分兩頭。

洪武朝的三人來到老朱麵前。

老朱用他們未來用的政策,對他們一一問答。

老朱得出結論:齊泰,是一個有智商、有能力,雖然不多,是一個聰明的壞人。

黃子澄,又蠢、又笨、還壞。

方孝孺,甚至不如王莽。

有句話說的好,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三人完美符合。

尤其是方孝孺,老朱覺得他是一個打引號的“理想主義者”,就像白蓮教一樣。

有理想、願意為了理想付出生命,可偏偏這個理想壞的不能再壞。

老朱沒用未來之事治他們的罪,還給他們封了官。

想要文官與天子共天下、想複古、想要王道、想恢複周禮、想士紳治國,都沒問題,朕滿足你們。

先去倭國、再去朝鮮,未來還可能去身毒等地。

去吧,去儘情的釋放你們的才華吧。

這三個人,就像喉嚨的一口老痰,堵在喉嚨,既難受、又惡心、還傷身體。

但吐出來,吐在彆人臉上,就很完美。

卻說建文朝。

第一天沒等到老朱的回複,建文很焦急。

方孝孺:“陛下,先帝應該還在思考。”

第二天,還沒等到。

方孝孺:“陛下莫慌,許是先帝還在思考。”

第三天,還沒等到。

方孝孺:“陛下莫急,應該是先帝沒有搶到評論機會。”

第四天,他們等到了。

【咱是洪武十年的朱元璋,咱也不知道咱老了會怎麼做,但是咱知道,這皇位應該是標兒的,標兒沒了應該是雄英的,雄英沒了就應該是老二、老三。

洪武三十一年,老二、老三都沒了,就應該是老四的。

咱應該留有遺詔,傳位老四,遺詔應該在開國勳貴身上。

咱也不知道那時候還有那個勳貴活著,但肯定在他們身上。】

洪武朝。

朱樉、朱棡看見評論,激動的手舞足蹈。

“爹,大哥和大侄兒沒了,這皇位真給我?”

然後,他們感受到了久違的父愛。

老朱打斷了三根棍子,惡狠狠的罵道:“咱死的時候,你們要是還沒死,你們就給咱殉葬吧!”

“爹,因為殉葬,您被後人罵的……”

“朕還沒做,他們就罵了,朕要是不做,那不是白挨罵了。”

朱樉、朱棡:“完啦。”

建文朝。

“完了,全完了。”

“快開城門,迎燕王入京登基。”

前麵一句話,是朱允炆和他的幾個寶貝大臣。

後麵一句話,是南京城和前線的勳貴們。

“還是太祖對咱們勳貴好啊。”

“是啊,是啊。”

“哥幾個,這遺詔怎麼說?”

提起遺詔,大家誰也不服誰,都想要。

這可是從龍之功,雖然比不上朱棣手下將領的軍功,但也不差。

他們拿命搏,咱們動腦子。

開國勳貴們突然懂了當文官的好處。

果然還是當拿筆杆子的啊。

“都彆爭了,李景隆可在前線,近水樓台先得月。”

“他敢!!!”

“他有什麼不敢?他手下有數十萬大軍,把遺詔拿出來,率軍反正,靖難第一功就是他的。”

眾人一聽,急了,這事太有可能了。

數十萬大軍歸順,又有遺詔。

燕王為了正統名分,再不認可,都得捏著鼻子把靖難第一功給李景隆。

吵來吵去,眾人終於商量出了辦法。

“遺詔,應該在徐大哥家裡。”

“是極,是極,我們快去勸徐大哥把遺詔取出來。”

徐輝祖,徐達長子,徐皇後的兄長,朱棣的大舅哥。

雖然他忠於建文帝,但懂得都懂。

如今太祖親口承認有遺詔,傳位四子燕王,那這遺詔於情於理,都應該在徐輝祖手中。

這大功勞,不能給李景隆,但可以給徐輝祖,誰讓人家有個好妹妹呢。

不過,畢竟是國戚,一代開國勳貴、二代也算開國勳貴、侄兒還是太子,不可能再給政治權力了,隻會給榮譽性的官職。

我們又不是國戚,侄兒也不是下一任皇帝,隻要和徐輝祖一起獻上遺詔,不能給他的權力,就可以給我們啦。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夫人拒不原諒,高冷渣夫失控了 第一嫡女 獵人同人-無處不在的龍套生活 三國:開局貂蟬入我懷,我於漢末稱梟雄 滿門抄斬?重生歸來太子妃殺瘋了 說好的小保姆,大佬怎麼寵成寶? 晚安戀愛故事 長生從變廢為寶開始 女尊:與心黑夫郎共建家園 魔法學院的閃現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