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擁立的皇帝讓你交兵權,你怎麼辦?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536章 擁立的皇帝讓你交兵權,你怎麼辦?

第536章 擁立的皇帝讓你交兵權,你怎麼辦?(1 / 2)

【#我擁立的小皇帝,讓我交兵權,我該怎麼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皇帝才不敢讓我交兵權。

他一個小孩子能懂什麼?

就知道玩樂!

今天還讓我去教一群小孩子摔跤。】

~~~~~~

評論區:

〖小心那個看起來最機靈的,他會撒石灰迷眼。〗

〖我是來教摔跤的,你們要乾什麼,大吼一聲……〗

〖撲向康熙!〗

〖鼇拜是第一個被抓的,作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事後對他的看管也是最嚴的。〗

〖abuy,是你嗎?〗

〖康熙可不是鼇拜擁立的,多爾袞和順治倒是很適用。〗

〖康熙和鼇拜確實不適用,康熙殺鼇拜這個操作,饒是大玉兒見多識廣,估摸著也是驚了。〗

〖鼇拜不需要繳啥兵權,愛新覺羅家一幫子人比他軍功高,多爾袞……屬於是收不了。〗

————

清朝,康熙元年。

正拿著公文向康熙稟報反賊動向的鼇拜,手腕猛地一滯。

他來不及細想,當即“啪”地一聲打下馬蹄袖,單膝跪地,動作乾淨利落。

“奴才該死!請皇上治罪!”

八歲的康熙愣了一下,急忙從禦座上跳下來,小手用力去扶鼇拜的手臂,稚嫩的臉上寫滿誠懇。

“相父,何須如此!”

“未來之事,是朕年少識淺,是朕之過失。”

“應當是朕向相父請罪才是。”

鼇拜跪得筆直,微微搖頭。

“自古隻有錯的臣子,沒有錯的皇帝。”

“皇上切勿再說此話,莫讓其他臣子窺測到陛下的內心。”

康熙抿了抿嘴,點點頭,又道:“朕既拜相父,便當依古禮相待,往後不必如此拘禮。”

鼇拜神色未鬆,依舊肅然:“昔日諸葛武侯,亦敬後主如天。”

康熙不再多勸,隻仰首望天,一雙尚帶稚氣的眼睛映出天幕流轉的光芒,怔怔出神。

鼇拜也隨之望去,心底沉沉一歎。

天幕啊天幕,你若晚出現一年……哪怕是晚半年出現也好啊。

那時,李定國和鄭成功就該病逝了,哪還用得著如今這般頭痛。

不,主要是李定國,鼇拜在心中糾正自己。

後世之所以更熟知鄭成功,無非兩點:其一,他收回夷洲,而大清後來亦收台定疆,法統得以延續,甚至還給鄭家後人封爵撫恤。

其二,便是後世宣揚之需。

讚鄭成功收台,名正言順。

若讚李定國,是讚他反明?還是反清?

終究難登大雅,有礙天下一統之大局。

因此鄭成功聲名更盛,並不意外。

但鼇拜並不怕鄭成功,至少,不像怕李定國那樣。

鄭家水師雖強,終究難上陸地逞威。

更何況他們內部紛爭不休,父子尚且異心,何足為懼?

他真正忌憚的,是李定國。

順治九年,李定國陣斬兩王,消息傳至京城,八旗第一反應不是複仇,而是紛紛暗中謀劃:若他真打來,該如何逃回關外?

就連先帝,也默默做好了退出中原的打算。

若非孫可望與他內訌,南邊江山,早該姓李。

再到順治十一年,李定國與鄭成功合攻清軍。

若非鄭成功猶豫不前、內部人心不齊,大清江山,恐怕早已隻剩江北。

若沒有天幕,李定國終將鬱鬱而終,大明最後一絲複興之火也將熄滅。

可偏偏……天幕現世,泄露天機。

而此時又正值康熙元年,大清根基未穩,天下思明者眾。

吳三桂,不足為懼。

後人常言大清得天下全靠漢軍,此言大謬。

若無八旗鐵騎縱橫馳騁、打出赫赫凶威,漢軍又怎會甘心為前驅?

吳三桂長子無用,次子亦庸碌。

至於他本人……說強不強,說弱不弱。

鼇拜自忖,若在戰場相逢,他有七成把握能將其擊潰。

其餘各路軍閥,更是廢物點心,不堪一擊。

可如今李定國、吳三桂、鄭成功三人合流,再加上正藍旗那群借多爾袞之名起事的叛徒……

難!難!難!

鼇拜在心中連歎三聲。

唯一可慰的是,這三人也並非鐵板一塊。

據探子密報,李定國欲取四川。

雖共奉永曆為帝,永曆亦封吳三桂為“輔明大將軍”,但吳三桂此人……征信打出來,賣廢品都能賣兩百多。

李定國又怎會真心信他?

每次出兵,李定國不僅要部署前線攻勢,更要時刻防備吳三桂從背後捅刀。

心力交瘁之下,他深知這般內耗,光複之日遙遙無期。

於是與永曆帝密議之後,李定國判斷吳三桂暫不會對永曆下手,便提出分兵之策。

吳三桂隻想借天幕引發民變之機,一口氣直搗北京,搶占大義名分。

有此大功在手,無論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效曹丕逼宮禪讓,皆進退有據。

就算最終事敗,青史之上也必留他一筆美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李定國不同。

即便沒有天幕,他要複興的也不是那個早已腐朽糜爛的大明。

他當年為何反明?

因為活不下去。

後來又為何扛明旗反清?

因為清廷更甚!

這樣一個人,怎可能隻滿足於光複舊朝?

加之天幕現世,讓他窺見後世華夏新貌,他真正想做的,是再造山河。

即便達不到後世之境,至少也要讓百姓有田可耕、有飯可吃,不再賣兒鬻女、啃樹皮求生。

李定國欲分兵入川,吳三桂起初不願。

為安其心,李定國主動提出即便取得川蜀,也將漢中、重慶等門戶交予吳三桂管轄。

並請吳三桂派兵協同進軍,攻下川蜀門戶,便由吳軍接管。

吳三桂思慮再三,仍不肯。

若派精銳,恐被李定國設計消耗。

若派雜兵,又形同虛設。

李定國索性直言:“這也不允,那也不應,你待如何?”

吳三桂最終隻讓他指天為誓。

真小人,也願與君子為盟。

而李定國,便是這亂世中難得的君子。

李定國依言立誓,吳三桂這才點頭。

但錢糧民夫,一概不給。

李定國也不糾纏,隻道:“無妨,隻借大將軍名號一用。”

吳三桂應允。

於是李定國遣使入緬。

使者既不提舊仇,也不問責緬王昔日交出永曆之過,隻冷聲道:“如今吳三桂尊奉陛下,誓師複明。”


最新小说: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 小燕爾 妖魔亂世逢災年,我每日一卦糧肉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