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對話急轉直下,從激烈辯論陡然滑向談婚論嫁,看得周圍眾人是目瞪口呆,腦子半天轉不過彎來。
咱們剛才……不是在討論海馬湯到底壯不壯陽嗎?
怎麼這二位吵著吵著,就把終身大事給定了?
倒是那個讀過書明白人反應最快,猛地一拍巴掌,高聲喝彩:“妙啊!妙啊!這叫不打不相識,郎情妾意,情投意合,乃天作之合!”
“二位若定下佳期,在下願免費為二位撰寫婚書,文采絕對包君滿意!”
他這一帶頭,周圍人也立刻反應過來,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紛紛跟著起哄打趣,恭賀聲、調侃聲此起彼伏,場麵頓時變得熱鬨而喜慶。
隻是,沉浸在這意外喜事中的眾人,包括那鬥嘴定終身的老者與大嬸自己,都未曾意識到一件事。
天幕出現這麼久之後,他們這些升鬥小民,竟在不知不覺間,悄然學會了兩樣寶貴的東西。
質疑所謂的“權威”,不再人雲亦雲。
並且開始相信,想要知道一個道理對不對,最好的辦法,就是挽起袖子,親手去試一試。
~~~~~~
火熱的年代。
信息如同奔湧的江河,而新聞則是這江河中最引人注目的浪花。
新聞有其必須遵循的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因英文首字母均為,故被稱為“五個”。
後來,人們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如何”,成為六要素。
五要素要求通過標題、導語、主體等結構清晰呈現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因果關係,六要素則進一步補充事件經過與結果的描述。
乙酉雞年,公曆十二月十三日,農曆十一月初九。
寶塔山的官方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從五個說起》的社論,其中明確指出:“五個是把事實弄清楚的最起碼條件。”
此刻,一間散發著淡淡菊花香氣的書屋裡,先生正與美男子對坐品茗。
門簾一掀,毅毅滿麵紅光地大步走進來,手裡揮舞著一張墨跡未乾的詩稿,聲若洪鐘:
“天幕高懸照四方,鐵甲橫波鎖東洋。
巧施連環破堅壁,雄師踏浪收故疆。
昔年離恨隨雲散,此日歡歌共酒狂。
笑問海峽濤聲急:可載將軍返故鄉?”
“如何?”毅毅濃眉飛揚,語氣中帶著幾分藏不住的得意,“這首慶賀詩,可否放在明日報紙第二版?”
先生與美男子相視一笑,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
先生端起茶杯,輕輕吹開浮沫,溫和地說:“天幕馬上就要開始了,不如我們先看看今天又有什麼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