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整個南域,等著蠻皇的大軍來攻!”
“以守城戰,大量消耗敵軍的兵力。”
“然後殺出去,一舉吃下敵方精銳!”
“有秦弩軍在,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守城!”
“有玄甲軍和楊家軍遼州鐵騎,還有陌刀軍虎威營。”
“我們最擅長的也是野戰!”
“乾嘛要去攻打戒備森嚴的北蠻城池,那不是自討苦吃嘛!”
贏戰話落,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這番話,有道理!
南域的北蠻軍一開始就被他們在守城戰和野戰中打殘了。
再加上多倫王一直相對保守,不想讓自己的大軍全都陣亡。
所以他們所攻下的城池都是守城兵力不足的城池。
中州的大城,要難打的許多!
若是一股腦的打過去,恐怕還沒打到北蠻皇城呢,二十萬先鋒大軍就先打光了。
後麵的援軍雖說不是太菜。
但遇上北蠻大軍,相同兵力下恐怕不是對手。
也就是說,他們這二十萬先鋒大軍萬一死在了北蠻的中州。
其餘的援軍可能連守住戰果的能力都沒有!
最好的結果就是,蠻皇因為財政虧空而停戰。
大乾得到北蠻南域,但守不住!
等北蠻喘過氣來,還是能夠將南域打回來的!
所以,二十萬先鋒軍絕不能涉險!
固守南域,絕對比攻城更好!
“南域剩下的兩座城池,就先不攻了!”
“那兩座城池離的遠,又沒法分兵防守。”
“大軍最好的選擇便是駐紮在王城內。”
“靜待蠻皇的大軍來攻!”說著,贏戰將沙盤上屬於那兩座城池的旗子拔了下來。
這樣一來,無論北蠻軍是想要進攻王城。
還是想要繞過王城,進攻其他城池。
大軍都可以有所防範。
王城內二十萬大軍固守,多倫王就是集結百萬雄師,他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敵軍想要繞過去攻打南域其他城池。
然後再反過來攻打王城,那也可以!
其他四座城池都在王城後麵,呈擴散式分布。
總之,想要繞過王城進攻其他四座城池,也一定會被王城發現。
到時候他大可以傳電報,命後麵的援軍越過伏河,上前協助守城!
北蠻軍正攻打城池呢,後麵突然殺出來十幾萬,乃至幾十萬援軍。
那場麵想想就精彩!
“殿下,蠻皇會不會選擇不再進攻!”
“等到秋收之後再動兵?”
“咱們雖然拖得起,可幾十萬大軍一直晾在這裡也不是事啊。”
“長此以往下去,大軍的士氣可能都要磨沒了!”李靖一臉為難道。
如果是他麵對這樣的情況。
他絕對會選擇派兵防守南域的敵軍。
然後等著秋收之後錢糧充足,再集結大軍,一舉攻下南域!
甚至往大乾進攻!
北蠻的兵力,說實話是真不少!
而且大部分都是精銳。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精銳太能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