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微一笑,解釋道:“這馬鮫魚不僅味道鮮美,其藥用價值也頗高。據說,常食馬鮫魚可滋補身體,有益氣補虛之效。”
顧允熹聽後,心中一動,暗想:若能將這馬鮫魚製成藥膳,定能造福百姓。
於是,她向皇帝請求道:“兒臣想研習馬鮫魚的藥膳製法,以惠及更多百姓。”
皇帝欣然應允,並囑咐她要好生研究。把研究的結果公布出來,給百姓們普及。
第二日,皇上一早就跟太子一起上朝了。
朝臣們昨日聽聞皇上回宮了,今日一見果真回來了。
今日皇上上朝,臉拉得很長,一看就是心情不好!
眾大臣心下有些不明所以。
待皇上把自己出去這幾個月,路遇了好些個貪官的見聞與朝臣們一說,眾大臣都低著頭不敢吭聲!
就怕皇上拿自己當出氣筒。
皇上此次一回宮,率先整頓官場。派欽差下去查訪各地方的貪官汙吏,同時也警告京城的官員,有那些與下麵勾結同流合汙的自行認罪。
否則,待皇上查出來後果不是這些官員們願意看到的。
一番威逼利誘後,還真有幾個官員私下裡來找皇上認罪來了。
隻不過這些人也隻是私收銀兩,賣了幾個不大不小的官職。
其實賣官的事情哪朝哪代都有,各地方視情況而定。
遇到衙門裡銀錢不稱手的時候,朝廷又沒有款項撥給地方,就會有賣官的事情發生。朝廷對於這樣的事情雖然不支持,也沒有明令禁止。
犯這種罪不至於讓他們送命,也不至於丟了烏紗帽。至多就是讓皇上罰了一年的俸祿。
皇上知道大魚都沉在底下不會自爆,畢竟他們犯的事可都是砍頭的大罪。
就拿官鹽各地的價格不一,且價格一直高居不下這事來說。肯定是京中有身居高位的人在後麵把控。
要不然,他幾次下了降鹽令,為何底下的百姓們還是吃不起鹽?
他在小漁村裡得知鹽的價格後就被嚇了一大跳。他當即就派了龍影衛去查運鹽史。
這一查,還真被他查出不少的蛀蟲,隻不過他不打算太早揭穿。還想看看這些個蛀蟲不顧生死這般撈錢意欲何為?
他今天這樣不點名,隻是發一通火,就是為了敲山震虎。
他微服出巡後,那些鹽運的蛀蟲就藏匿起來了。他得讓這些人動起來,才好抓住他們的把柄。
皇上當時離宮,京城裡的人並不知道他去了哪裡。那些虛心的人就怕被他給遇上了,全部停止了動作。
沒想到皇上沒有去到鹽城,卻是在南海一個小漁村裡發現了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