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色與月華的籠罩下,
祭典即將開始。
鳴神大社的所有巫女都嚴陣以待,要以莊重肅穆的姿態來麵對接下來的儀式。
屬於「太平神樂之舞」的鼓聲傳來,八位樂師坐至祭典廣場搭造的板席上,開始吹笛鼓琴。
樂音奏響,需要獻舞的巫女將和樂同舞。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立在最高階的那位光輝女子所吸引。
她發彆花簪,頭戴鎏金色的前天冠,唯有禦巫才能穿的銀絲千早,如羽衣般飄然。
行走間,鹿野奈奈淨白的麵龐在火光照射下呈現淡淡緋色。
另一邊。
一名巫女緩緩走上預先搭置好的舞台。
與鹿野奈奈不同的是,這位白發小巫女的裝扮似乎和台下的一眾巫女沒有什麼區彆。白衣緋袴,僅用了紅白兩色檀紙做結環,彆在單邊一側的狐耳上作以裝飾。
小巫女手中所持的道具,也並非是為神明祈禱的神楽鈴。
而是兩把檜扇。
一麵是金一麵為銀,象征太陽與月亮,代表日月交輝、陰陽兩道。
慶典之宵,夜色凝然。
遲掛天邊的月牙灑下瑩瑩光輝,猶如流螢群起飛舞。
在這樣的氛圍下,周圍沒有半點聲響。
台下觀眾在黑暗中殷切觀望,期待儀式開場。
小巫女與站至高台的鹿野奈奈遙遙相對。
一派端莊下,鹿野奈奈也迎上對方的目光,對著在場另一位巫女微笑。
絲竹的音韻再次澈響。
女人當即垂下美麗的眼眸,如同擁抱好友般輕輕擁住神楽鈴,隨後,輕輕放開。
下一秒,小巫女給予回應。
隻見他一點點展開舞扇,隨著樂點踏出腳步,身姿如白鶴舒展。
舞台上。
一同獻舞的兩個人仿佛被音樂的力量所牽引,開始為眾人獻上莊嚴而優美的舞蹈。
即使年幼,在這樣重大的場合下,小巫女在獻舞時也從未流露出半分怯色。
此時,他清麗的臉龐安定,像是早已全身的投入於這場舞蹈之中。
樂點舒緩。
當神楽鈴搖曳,發出清越的鈴聲之時,另一人便會同時轉動手中的舞扇。
金銀兩色的流光如流雲般飛舞。
小巫女呈現出輕苒的舞姿,追隨起輕盈旋轉的五色飄帶一般,縹緲地起伏轉折。
輕步曼舞間,繚繞的長袖左右交橫。
那雙銀色的眼也似有故事,始終遙望著高台之上光輝燦爛的另一人。
步步追尋中,他的節拍化零為整,恍若月下的一麵鏡子,倒映出女人娉婷的身影。
共進、共退。
齊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