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文天祥這會兒瞧出一個事來。
換成前幾天他看到的謝拉,他就隻覺得這個人是個猛士,可以送去襄陽,和韃虜的甲馬對碰對。就像以前宋軍的那些重甲大斧兵,披四五十斤的紮甲,持開山大斧,碰到金軍,一斧一個,人馬俱碎。
但是他看到張巡,就認為張巡會是個好將帥。除了老張家家學淵源外,張巡還有勇力,能伏虎擒蛟。雖然可能不如謝拉那般厲害,卻也足用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兩人議了這麼久,張巡知曉了朝廷此時混亂的局麵,文天祥則是感歎老張家這代兩兄弟都是人傑。算是各有所得,門外已經坐在杌子上吃了六十個饅頭,外加兩隻雞的謝拉,終於開始喝粥溜縫了。
全家的人,包括張母在內,都在圍觀這一場從未見識過的“吃播”,並沒有人在意張巡和文天祥的對談。
正樂著呢,外頭的管事突然跑進來,呼喚二郎君。張巡向文天祥告個罪,反正已經開始喝甜湯了,席差不多吃完。
李元帥督師進援襄陽,統製張貴、張順率兵三千,已經破圍殺入襄陽,大捷。
什麼!在後座喝甜湯的文天祥都驚到了,李庭芝果然海內名將,一戰而破襄陽之重圍,以成大功。
細說細說,趕快細說,張巡連忙招呼管事進屋來說。但是很可惜,管事說李庭芝是命人張著露布往行在去的。快船穿過常州城,此時已經往無錫去了。詳細的訊息自己並不知道,恐怕還是得移文去問正在援襄前線的陸參議。
不必說,張巡和文天祥同時歎了一口氣。
要是援襄能夠成功,帶宋再苟活個二三十年,張巡就不需要做個遺臭萬年的投降貳臣了。既能保全家鄉,又能快活自在,完美啊。
倒是文天祥關心時局軍政,得不到具體的消息心中焦急。尤其是還是在一片敗報之中難得的勝利消息,這不清楚的話,心裡麵可不就像有一萬隻螞蟻在爬。
轉頭瞧見文天祥的急切,張巡立刻命人進城去找尋抄錄到的捷報。報捷的快船穿城而過,要的就是把捷報廣而告之,肯定有好事者抄寫了下來,預備著之後發散的。
江東這邊城外的門市是日夜不休,早就不遵守什麼宵禁的命令了。現在派人去,有的是人在門口。
前後等了有幾乎一個時辰,去城下尋求抄錄的小廝才跑了回來。還說門口叫賣抄報的,居然敢要一百錢二百錢,真是想要錢想瘋了。
常事,有人想看,那自然就有人抄來賣。賣的就是這麼一個時間差,明天早上怕不是就隻能十個錢二十個錢了。
展開抄報一看,果真如方才所說,統製張貴、張順日夜搏戰一百二十餘裡,自漢水殺透重圍,進援襄陽,現已入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