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蘇渺的水痘總算是趕在過年前痊愈了。
從發病到痊愈花了小半月的時間,不過好在後期有了梁阿公的藥,身上並不怎麼癢,所以也不算特彆難熬。
再過兩天就到除夕了,放寒假之後,家裡店裡格外的忙,年貨都還沒有去買。
如今蘇渺病好了,蘇元正總算鬆了口氣,趕忙抽了一個中午的時間,帶著蘇渺,還有蘇裕和蘇惠前往集市采買年貨。
一踏入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滿目的貨品瞬間將年味烘托得格外濃鬱。
賣春聯的攤位上,大紅的紙張寫滿了吉祥話,墨香四溢;售糖果的地方,五彩斑斕的糖果堆成了小山,散發著誘人的甜香。
還有那些擺著各種新鮮玩意兒的小攤,從手工編織的竹籃到精巧的剪紙,應有儘有,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交織成一曲獨屬於過年的樂章。
除了要帶回去的年禮,給店裡員工發的年貨也是不能少的。
蘇渺和父親商量好了,店裡發的年貨還是和往年一樣,重點在於實用性,發一些平實的年貨,不搞什麼創新或者虛頭巴腦的。
一壺10斤的花生油,一袋5斤的什錦糖果,一盒鐵盒裝的餅乾,這些糖果餅乾過年時擺到桌子上,喜慶又有麵子。
除了一樣的年貨,每人還有一個大紅包,算是年終獎。
裡麵的金額蘇渺是細細算過的,按照每個人今年在職總薪資除以12計發。
依舊是在職越久,職務越高,年終獎也就越高,像江鋒毅,蘇裕,英子他們全年在職的,就差不多是13薪。
以上的這些年貨,還有一些瓜子花生等炒貨,都是在批發部定好,讓他們明天拉到店裡去的。
現在有了私人批發商就是好,要是放在以前,那還得排著隊在供銷社或百樓大樓買,得人擠人大半天才能夠買齊,更彆人給你送貨了。
定好了大批量的年貨,幾人就在集市裡閒逛,看到什麼感興趣的就買,慢慢的也堆了小半車了。
眼看東西賣得差不多了,幾人就從集市裡退出來準備回去。
恰好看見集市入口處有個小攤子,賣的是熱騰騰的餃子雲吞,於是便停下車,打算每人吃一碗再回去。
南方人家裡比較少做餃子,倒不是覺得餡兒有多難調,主要是不常做,所以不太會擀皮。
之前葉阿姨和嘉音還在邕城的時候,過節做過幾次,每次都是她們來擀皮的。
其他人學著包餃子到是很快就能出師了,但是擀皮總也弄不好,不是歪了就是厚了,擀出來都不太像樣。
所以現在都想吃的時候都寧願到上外頭買著吃。
在等攤主煮餃子的時候,蘇渺隨意看著滿臉喜慶的人們,他們個個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對新年的期盼。
突然,她留意到兩個有些古怪的男子,打扮上和絕大多數人沒什麼區彆,但是手裡什麼都沒提,一直插在衣兜裡。
跟著人群這裡逛逛,那裡看看,原本蘇渺還在想可能是等家人一起過來再逛吧,可是直到她餃子快吃完了,那兩個人還是和剛才差不多的狀態。
中途他們隨著人流往前走了一段,過了一會兒又逛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