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蘇元正和蘇渺吃的正是這種盒飯。
提供有搭配好的盒飯套餐,包含一葷一素,再加上香噴噴的大米飯。
不同的肉菜價格有所差異,不過基本上都在一塊二左右。
除了盒飯套餐外,炒粉和炒飯也十分受歡迎。
它們雖然肉不多,但作為主食的分量很足,而且價格更為便宜,一份隻要一塊錢。
很多帶著孩子的乘客,買上一份和孩子一起分著吃也能吃飽,有時候分餐的工作人員,看到帶孩子的乘客,還會特意多裝一些。
火車上的餐食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直接前往餐車點菜用餐,這正是蘇渺等人此刻打算去吃的方式。
餐車前麵掛著今天的菜單,所有菜品都是現點現做,價格要比盒飯高得多。
然而,每一份菜都如同在餐廳點菜一樣,味道鮮美,分量十足,非常適合一家幾口人或者幾個人湊成一桌共同享用。
與擁擠不堪的客座車廂截然不同,用餐環境通常都布置得相當不錯。
蘇渺觀察了一下餐車廂,車窗上掛著乾淨整潔的窗簾,座位擺放得較為寬敞,不會顯得擁擠,桌上還鋪著桌布,並且擺放著插有假花的花瓶作為裝飾。
蘇渺看了看菜單,詢問丁老師和父親想吃些什麼,兩人都表示讓她按照自己喜歡的來點,於是她便隨意點了幾樣菜。
一份肉沫茄子一塊兩毛錢,一份紅燒肉一塊四毛錢,一份蒜薹炒肉一塊三毛錢,一份麻婆豆腐七毛錢。
接著,她按照每人的飯量,給自己點了兩毛錢一碗的小碗米飯,給丁老師和父親點了三毛錢一碗的大碗米飯。
這一頓飯吃下來,花費的錢足夠買四五份盒飯了。
口袋並不那麼寬裕的人,一般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盒飯。
但在蘇渺看來這個價格並不算貴,畢竟這些大廚的手藝是很不錯,等於下館子吃飯了。
經曆過火車餐食改革的她知道,在進入90年代之後,火車上的售餐製度有了大變化,能在火車上享受到這樣好的飯菜,隻能且吃且珍惜了。
在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漸漸開始采取餐食承包責任製,不再由鐵路局全權負責,也不再是原先賣多賣少一個樣了。
在承包責任製下,承包人隻需要上交固定的金額,剩下的錢就是自己的利潤了。
這時候的廚師和售貨員,也從鐵路職工換成了由承包人雇傭的職員。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火車上的餐食水準開始大幅度下降。
承包人是可以自主選擇進貨渠道的,而在利潤的驅使下,他們往往會去選擇最便宜的食材,但是這樣卻無法保證食材質量。
再加上為了多賣盒飯得到更多的獎勵,廚師和業務員開始頻繁推出餐車進行售賣,不再明確的分三餐,從早到晚都能再賣飯。
而放置時間較久的餐品,口感自然無法與原本現炒現吃的相比。
至於受雇的廚師,掌勺水平也是一個不如一個,到了上一世蘇渺畢業的時候,有位同學的表哥才學了幾個月的顛勺,買了一張衛生許可證就可以進入餐車做飯了。
這樣的廚師做出來的餐食自然不能和原本酒樓水平的師傅相比,甚至很多人覺得還不如自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