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哥歎了口氣,說:
“我也是入了行,去了解市場的時候才知道,人家特區80年就已經開始搞房地產,搞商品房小區了。
我們離深城不遠,還傻愣愣的什麼都不知道呢,多少職工都還在等著單位分房,現在天要變了。”
蘇渺回想著這方麵的記憶,說道:
“深城最開始的商品房小區,應該是和港商合作建的東湖小區,搞了個補償貿易的形式。
深市這邊出土地,找港商出錢合作建房,利潤雙方分成,可是把港城那套土地金融學了個十成十。
以前是直接分配住房,現在的是單位與職工集資建房,將來的趨勢是商品房私有化。小胖哥,經濟環境不同了,我們要穩中求變,才不會落伍。”
小胖哥一拍大腿:“行啊!渺渺,這都知道得那麼清楚,我可是請建委領導喝了好多頓茅台,費了好大勁才從領導嘴裡套出的消息。”
即使是在家裡,他也謹慎的壓低聲音說:“當時深市那邊剛開始建設,口袋裡沒錢啊!但是房管局擔子又重,得在一年之內,建成兩萬平方米的乾部宿舍樓。
他們可愁壞了,又不會無中生有,點石成金之術,最後一堆老頭兒圍著一起想辦法,最後決定變通一下,走一下邊邊。
原則上是不能侵占、出租和買賣國有土地,那就合作嘛,最後和港商簽合同的時候,房地產三個字誰都沒敢提,就簽了個補償貿易的合同。”
蘇渺會意地笑了,在那個計劃經濟餘溫尚未完全退場的年代,這種“曲線救國”的做法需要極大的膽識。
這個事情小胖哥和父親討論過,潘爸爸在體製內多年,對於裡頭的事情還是比較理解的。
小胖哥對於沒有能立馬大乾一場感到有些遺憾:
“深市步子邁得快,一年的發展就超越我們的好多年,領導們看著也眼饞了,現在派人去學習,但是又對政策的落實程度還有顧慮。
說要學習深市,但沒辦法完全照搬,生怕做得超前了,不僅政績沒有,連烏紗帽也丟了。”
蘇渺也很理解領導們的想法,他們能坐到那個位置,需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影響。
蘇渺並不覺得自己因為往後多看了幾年的光景,在眼界與認知上就能超越他們。
經濟發展是環環相扣的,這裡手鬆了,那彆的板塊要不要鬆,這都是要細細考量的,於是她說道:
“因為深市是重點開發和試點區域,本身就有政策傾斜,說白了手裡拿著半個免死金牌,隻要不是特彆出格的事情,能把經濟搞上去都能開綠燈。
我們邕城情況就不一樣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不一定適用,領導們的決定牽扯甚廣,謹慎一點也是應該的。”
她心想,等到今年5月份,出台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局麵就開始大幅度發生變化了,上頭給打了強心針,下麵就敢放手乾了。
聊著聊著,又談到了王大錘的公司。
小胖哥表情複雜地說:
“這半年他算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新公司裡了,把皮革廠的事情都交給了吳大強管,反倒是讓皮革廠的生意回穩了些。”
蘇渺捧著潘媽媽給她的蜜餞盒子,在裡頭拿紅棗乾吃,點頭道:
“那挺好的,這樣到時候他要從你這買股份的時候,你就可以喊價了。那時候他紅了眼,手上能都多少錢都舍得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