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施工隊的工頭姓田,是河北人,他一手拉起來的施工隊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氣。
田工頭正帶著兄弟們在做裝修項目的收尾工作,老趙幫約好了時間父女倆過去找人。
見到蘇家父女時,他正蹲在腳手架下吃飯,鋁製飯盒邊緣有些變形,盛著的白米飯上蓋著幾塊油亮的紅燒肉那是他媳婦今早特意備的。
他看著四十出頭,皮膚曬得黝黑,笑起來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
聽蘇渺說了來意後,他胡亂抹了把嘴站起來。
“加建和裝修老房子?這事兒找我老田就對了,正好明天這邊完工,隨時可以進場。”
老田拍著胸脯說,工裝上的塵土撲簌簌往下掉。
隨後他請兩人在石凳上坐下,再從工具包裡掏出本相冊,塑料膜上沾著指紋印,翻開來時發出“滋滋”的粘黏聲。
翻開第一頁是張泛黃的照片,幾個年輕人站在剛砌好的磚牆前,背後掛著\"先進施工隊\"的錦旗。
他指著一張張照片如數家珍:
“您瞧,這些都是我們隊做過的,有的是簡單裝修,有的整體翻新,有推倒重建的,加建的也有。”
蘇渺注意到每張照片角落都標注著日期和地址,工整得像賬本一樣。
老天憨厚一笑:“這都是咱們的活招牌,乾完一處拍一處,主家滿意了才收工錢。
以前修房子都是親戚兄弟幫把手就行了,現在不同了,要求高的很,房子要修得漂漂亮亮的,自然是交給我們這些專業的來最好。
我這是備著讓主家看的,知道我做得怎麼樣,你們也好做選擇嘛!”
相冊翻到最後一頁,粘著幾張泛黃的剪報。
最上麵那張《京城晚報》的邊角已經卷曲,標題是《老工匠巧手複原垂花門》。
老田不好意思地搓搓手:“上回報社來采訪……”
蘇渺伸出大拇指,讚道:“田工頭,專業啊!”
要談價格,就得先到實地來看看,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和裝修要求來估價。
蘇渺拿出邕城總店的照片給田工頭看:“田工頭,我們想按照這個風格來裝修。”
田工頭拿過照片看了看,說:
“喲,這個是南邊的裝修風格呢,京城不多見,我們之前幫一個香港老板裝修過門麵,和這個很像。”
“嗯,是的,我們的總店在桂區邕城,這邊的分店也想統一風格。”
“行,沒問題,像你們這樣有明確的裝修要求的,我們反而更容易上手。最怕的就是那種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麼的,做了一半又要推掉重來的。”
確定下來了裝修風格,蘇元正帶著田工頭和他的助手量場地,提細節需求。
“我們要把這副牆打通,兩間鋪子連在一起。
這邊的隔間和二樓的三間房都保留下來,樓上一間做員工宿舍,一間做辦公室,其餘兩間都改成雅間包廂。
這邊先裝修,那邊照常營業,弄好了之後,那邊要加蓋二樓。
手續我們已經辦下來了,兩邊到時候要統一剛才說的那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