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縣,是岩台市下轄六縣一市之一。
人口在八十萬左右,有八鄉一鎮。
因為是北江支流與漢河連接口,得名河口縣。
經濟在全市算中等,人均收入比岩台縣要強上那麼一點。
不過,那是十幾年前。
如今每個縣市都在卯足勁搞開發,搞經濟,隻有河口縣依舊保持著十幾年前的種田政策,其它發展一動不動。
從十年前岩台市的強縣,到去年人均收入倒數第二。
祁同偉沉默的翻看著肖建華的提供的資料。
這次他過去,主要的任務就是主抓經濟建設,他需要好好研究出一條可行之路。
車上,與祁同偉同行的市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方畢昌對祁同偉充滿好奇。
對方的履曆之漂亮,在岩台市的曆史上可稱的上之最。
年齡二十四,兩年時間,就一路升到了實權副處,恐怕要不了幾年,就能與自己地位相當。
“同偉同誌,看的怎麼樣,對新工作有沒有頭緒。”方畢昌主動挑起話題。
祁同偉笑道:“方部長,我不敢開海口,隻能說儘力而為,希望不辜負市裡的期望。”
“河口縣是咱們岩台市的南大門,土地肥沃,是咱們漢東有名的糧食大縣,條件比起岩台縣要好太多。
你能將一個小小的山鎮都能發展堪比富裕鄉鎮,這點難度,難不倒你。”
祁同偉擺手,謙虛道:“方部長,您抬舉了,河口縣這麼多任乾部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哪敢班門弄斧。”
正當方畢昌想要說什麼,車速突然降了下來。
副座隨行人員看了一眼路邊,說道:“方部長,祁縣長,河口縣的領導在路邊迎接,咱們要下去見一麵嗎?”
方畢昌有些奇怪,伸出頭,看向窗外,果然見到一群人兩輛車正停在路邊。
為首正是河口縣縣委書記南書,以及女縣長李芬芳。
“那就見一見吧。”
祁同偉同樣驚訝,自己又不是一二把手上任,這樣的迎接方式有些高了。
車剛停穩,河口縣一二把手就帶著眾人迎了上來。
“方部長,您好。”兩位黨政一把手並行而立,等待方畢昌的一一接見。
“南書記,李縣長,你們好。”方畢昌將祁同偉給兩人做起介紹,“這位是祁同偉同誌。”
南書長的高瘦,兩鬢微白,見到祁同偉炯炯有神的眼神更亮了,上前兩步緊緊握住祁同偉的手,“同偉同誌你好啊,我代表縣委縣政府歡迎你的到來。”
四十多歲的李芬芳,同樣對祁同偉同樣展現讓人感到異於常人的熱情,緊握著祁同偉的大手,微微發福。
“南書記好,李縣長好。”
“好好好,同偉同誌,我們河口縣縣委縣政府對你可是翹首以盼啊。”
祁同偉“激動”道:“兩位領導真是讓我有些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