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我來為你們介紹,這是我們縣常務副縣長祁同偉同誌。”何偉主動做起中間人。
“祁縣,這幾位是第一鐵路局的領導,胡主任,劉主任,張主任,郝主任,還有市裡的秦主任。”
祁同偉一邊和幾位人握手,一邊同樣稱呼著主任。
作為考察人員,主任並不是職位,而是尊稱。
當與劉主任握手時,對方也是很意外,“同偉同誌,又見麵了。”
“是啊,之前孤鷹鎮的建設一直沒來的及謝謝你,這次我做東,劉主任,您得讓我好好感謝您一番。”看著劉菲菲想要拒絕,祁同偉又真誠的加了一句,“這不是為我,而是為了孤鷹鎮十六萬百姓。
要不是您指導修建的天路,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上富裕。”
劉菲菲微微一笑,拆穿祁同偉的小心思,“同偉同誌,我要是吃了你的飯,是不是你又要開口,為了河口縣八十萬百姓讓我們將鐵路站點留在你們河口縣啊?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事我可乾不來。”
祁同偉哈哈笑道:“當然,我是非常真誠希望站點能設在這。
但感謝您也是真心的感謝,跟河口縣的鐵路站點項目沒有任何關係。”
劉菲菲還是拒絕道:“算了,有機會再說吧,現在這個時候,太敏感。”
祁同偉點頭,“明白明白。”
說話間南書和李芬芳相繼走了進來。
幾人一一握手,便正式進入談話。
鐵路站點,是河口縣千載難逢的機遇。
對南書來說,鐵路是他能否在最後幾年提一個待遇著陸的重要轉折。
對李芬芳來說,同樣能否順利接任一把手的資本。
南書率先開口:“各位領導,咱們河口縣的地理位置優渥,地勢平穩,想必各位領導都清楚,可以說是建站的不二之選。
而且我們很需要這個站點,來加速河口縣的經濟繁榮。”
為首的胡主任扶了扶眼鏡,笑道:“話不能這樣說,河口縣的地理優勢並不明顯。
先說地段,作為岩台市的南大門,在這設站,岩台市其他縣市就距離太遠,光這條就得否定。
另一個河口縣的經濟結構單一,又缺少吞吐保障能力,在這設站點,你們如何保證人們出行方便?
再說人口,相比岩台縣,岩東縣兩個人口超百萬的地方,河口縣的八十萬人口的份量有些不夠看。”
胡姓主任幾句話便將南書的口堵住了,南書隻得將目光移到祁同偉身上。
祁同偉沒有急著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給幾位男性主任逐一遞上香煙,火柴。
將原本嚴肅認真的談判打破,最後在點上自己的香煙,才開口說道:“胡主任,您說的這些隻是曾經河口縣的缺點。
但不是現在的,就在半個月前,龍騰酒店已經在河口縣落地,投資一千萬,此時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
想必你們來的路上應該看見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