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省省委。
裴一弘沒有下去視察工作,而是推掉了所有工作,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安邦在辦公室喝起來茶。
省長鄭秉義本來也想來的,可在京都有些事給耽擱了,就沒來的及回來,便安排趙安邦做了省政府的代表。
趙安邦明白今天是漢東省交流乾部到任的日子。
裴一弘重視,省長鄭秉義重視,趙安邦同樣重視。
他們重視的是漢江未來的發展,北方六市,尤其是北山市。
北山市作為漢江原來的重要工業城市,扮演了極其重要的曆史角色。
如今這座城市在市場經濟下,風雨飄搖,下崗工人成了漢江一個沉重的包袱,這既關乎三人的仕途,也關乎三人那顆為國為民的心。
當然,要隻是這一個原因,兩位省委大佬也不會專門守候在這,其背後的政治考量也是其一。
祁同偉——鐘委員特地點的將。
何安下——漢東省省委書記的公子。
在這樣的前提下,裴一弘還是要重視一點,起碼也要讓上下都覺得自己對漢東援助自己乾部有足夠的重視嘛。
趙安邦看著窗外的豔陽,又看了看時間,心中默默計算了一番,應該差不多了。
這時,裴一弘的秘書敲了敲門,走進來說:“裴書記,趙省長,漢東的同誌到了。”
趙安邦起身,迫不及待:“很準時嘛,老裴咱們現在過去?”
裴一弘笑道:“安邦,你這都是常務副省長了,該穩重點了,彆讓新來的同誌看笑話。”
趙安邦不以為意,“笑話就笑話吧,想想我這些年笑話還少麼,處分比表揚多,我現在啊,隻希望這次來的同誌能讓北山市真能改天換地。”
裴一弘說:“放心吧,我看了祁同偉的履曆,這小子就像他的年齡,是一個善於打破常規的乾部,我對他很看好。”
趙安邦卻持保守態度,“我覺得還是不能太樂觀,一個五百萬人口的大市,交給一個進入隊伍七年不到的小年輕,我怕他應付不過來啊,我畢業七年還在文山下麵做一個名不經傳的鄉黨委書記呢。”
裴一弘接過話,“後來劉煥章書記不是大筆一揮,啟用四化乾部,你不就到了縣處級了嘛,而且乾的還不錯,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不要覺得年輕乾部缺少經驗,就前怕狼後怕虎,年輕也有年輕的好嘛,起碼他們的拚勁,乾勁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趙安邦仍然不無擔憂的附和了一句,“希望如此吧。”
裴一弘嗬嗬一笑,率先走出辦公室。
來到會議廳,裴一弘,趙安邦熱情的與交流乾部握手交談。
不少乾部激動的語無倫次。
說是交流,有些是過來鍍金求發展的。有些確實相當於發配過來。
能力有是有,但在漢東受到排擠,乾脆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