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還沒撥通,祁同偉的手機響了起來,隻得把電話放下。
是聞慶臣打來的。
“祁市長,您好啊。”
“老聞,我正想待會給你打電話,沒想到你先打過來了。”
“哈哈,祁市長,咱們雖然沒搭過班子,默契倒是不低。”
“確實,可惜了,要是沒離開海洲,咱倆還真有可能搭搭班子。”祁同偉遺憾道。
“往事不可追啊。”聞慶臣笑道:“祁市長,新地方還習慣吧。”
祁同偉歎了口氣,“從頭開始,麻煩不少啊。”
“那正好,我來給您解決麻煩來了,江昌財政是您打下的基礎,您儘管開口。”
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聞慶臣早就研究過北山市的情況,祁同偉肯定會缺少資金。
等對方開口,不如自己主動送上去。
何況他作為一個守成的一把手,沒什麼進取心,這筆錢,他也用不上,既然如此何不用來投資?
一來,也算投桃報李了。
二來,拿著公家的錢,走自己的關係,怎麼都不算虧本的買賣。
到時候退休了,祁同偉說上一句,搞不好能弄個正廳待遇退休。
祁同偉問:“能抽出多少錢?”
“江昌的情況您都知道,這兩年您攢下來的六個億都沒動,我的意見都可以給你,也算支持困難兄弟市嘛。”
“都給我,其他同誌恐怕會有意見,給五個億吧,一個億算你們支持的,四個億算我們市找你們要的低息貸款,兩年後還。”
祁同偉還是有底線的,全拿了當然也沒問題,但聞慶臣肯定會被人詬病的。
“祁市長,您說笑了,咱們江昌上下都很敬佩您,誰敢有意見。”
“好了,老聞,就這麼說定了,你也跟同誌們商量一下,不能讓人家說閒話。”
“那好吧。”聞慶臣應下,他知道祁同偉的風格,不喜歡婆婆媽媽。
敲定借款一事,祁同偉又順嘴問了一句侯亮平的事,“對了,鋼玉同誌調任後,你們那個副書記補充了嗎?”
“來了,您應該認識,叫侯亮平,高市長還跟我通了氣來著。”
“哦?我老師說什麼?”
聞慶臣笑了笑,“他說這也是他學生,是猴崽子,讓我多提點,多批評,我看這位同誌還挺好的。”
這哪是批評,這明顯是給侯亮平站台來的。
祁同偉也理解高育良的心思,作為高育良唯二的好學生之一,沒了祁同偉,他在漢東孤掌難鳴。
侯亮平背靠趙立春,他多少能沾點光。
想想原劇中,作為呂州一把手卻被李達康這個市長也壓製,那時候這位高書記才明白背景這東西遠比能力更加有用。
這次高育良沒受到什麼壓製,怎麼也好像明白了,還醒悟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