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偉揚了揚手上的文件,說:“你也看到了,我這工作還挺多的,你來找我不會就是和我聊這個吧。”
朱洪文道:“也不是…,就是吧,我有幾個…商界上的朋友,想認識認識您,跟著您的步伐,為咱們市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祁同偉反應過來,估計這群人就是朱洪文保護的老板們,“所以昨晚那個按摩隻是個由頭,主要是你這些朋友想認識我?”
朱洪文笑道:“是,您明察,要不說您怎麼是市長呢。”
祁同偉輕笑一聲,“你這些商界朋友可真有意思,想認識我完全可以來市政府,乾嘛約那個地方,這對我就很不友好,你應該知道,像咱們這樣的身份,去那樣的地方,不太合適。”
朱洪文忙解釋:“他們都是些粗人,到我們這來,我怕他們到時候鬨笑話。”
祁同偉問:“都是些什麼人?”
“有市政協委員,也有本市娛樂場所老板,和房地產開發商。”
祁同偉點了點頭,用舊社會的話來說,這些人屬於地方豪強。
他們身上有著極為顯著的共性:其一便是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大多未曾接受過係統且良好的教育;
其二則是在華夏成立之初,憑著天不怕地不怕、敢打敢衝的勇氣,鑽了一點法律的空子,積累了第一桶金,並且,在日常經營中還存有起家時的習氣。
這些人最終在這個時代浪潮中會麵臨兩種結果,當社會趨於穩定,沒有及時轉變觀念者,被浪花拍死在沙灘上。
一些聰明的呢,順應時代,洗白上岸,改頭換麵成為當地有名的企業家,最後站在陽光底下。
但這二者有一個共同點,能存在一定的時間都會跟權力部門有所牽連。
祁同偉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了,等我忙完這陣,我再通知你具體見麵時間。”
見祁同偉答應下來,朱洪文很高興,“好的,市長,您大事要緊,先緊著大事。”
這話倒提醒了祁同偉,從抽屜拿出幾張公文紙說:“大事也不能全靠我做,你這個常務副市長也得分擔分擔,昨天跟你說了這深化輪崗的事,咱們不能光輪崗,在崗的同誌,也要動員起來,加快北山建設,所以這個你得一起實施。”
朱洪文一聽就知道肯定不是好差事,一邊接過,一邊苦笑道:“市長,我這身上擔子已經夠多了,您就不怕把我壓垮啊。”
祁同偉沒有理會對方的抱怨,點了點朱洪文,強調了一句:“儘快推進,我要看到效果。”
隻見公文紙抬頭寫著——關於推進黨政乾部工作績效考核具體實施方案若乾意見。
很顯然,這又是一個燙手山芋。
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朱洪文隻好應下,“是…。”
…
十一點半,祁同偉把該處理的公務處理了,把要見的乾部都見了,這才收拾東西去了北山酒店。
下午還要陪同三大集團去重組的幾家工廠考察。
人家老板們錢付的爽快是一回事,自己應儘義務有沒有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感情都是雙向奔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