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書記的背書讓第二次輪崗製得以順利推行下去。
祁同偉的計劃又向前邁出了一小步,不過他認為,這一小步隻是暫時的,或者說輪崗製一開始就隻能治標而不是治本。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人頭依舊存在,人民的負擔也依舊存在,隻不過暫時獲得了兩年的喘息之機。
等這些人重新回到崗位,會有好的一麵也會有壞的一麵,一些人借助南方學習的一些先進理念,給北山帶來新氣象,加速北山的騰飛。
而還有一部分人則會變本加厲,將這兩年失去的權力撈回來,甚至他們的貪腐行為還會更隱蔽,更複雜。
因為他們不光在政務上接受了南方的新思想,在腐敗上同樣也接受了新思想,這是一個不停交叉前進的過程。
所以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將這些人頭,弄下去一批。
在這件事上,他和漢江省委的想法是一致的,不騰空些位置給新鮮血液,北山未來發展堪憂。
於是,借助於華北考察所發生的一切,祁同偉開始了借題發揮。
11月16號,九點五十分,距離市委常委會召開還有十分鐘。
常委們已經接連到場,他們不是一二把手,沒有踩點的權力,所以都會在提前幾分鐘進入會場。
紀委書記左明跟市委秘書長吳彗英最先到場,卻並沒有急著落座,而是站在角落小聲交談著什麼事。
後來的常委們也隻是看了一眼,並沒有人上前搭話,而是在各自位置上落座,和身邊的人小聲著打著招呼。
在場除了一二三把手,其他常委也有優劣之分,這個優劣並不是按照常委排名,而是以和一把手的親疏為標準。
比如被一二把視為心腹的左明和吳慧英就屬於第一梯隊。
他們可以在一二把手進來之前,隨意在會議室走動交談,而其他人則沒有這項隱形的權力,或者說這份膽量。
他們倆要是不幸聊過頭被一把手撞見,最多親和的來上一句玩笑:你們倆聊什麼呢,不如拿到會上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換而言之,就可能是,不尊重會場紀律,敲打一番。
吳慧英和左明探討的是關於糧食局著火事件,經過一周多的調查已經基本水落石出。
關於這點左明沒什麼好講的,三言兩語就把情況分享給了吳慧英,轉頭卻說起一件怪事。
“慧英同誌,你說怪不怪,今天一早,何書記就把我叫過去詢問胡有德的情況,我剛從何書記辦公室出來,又被王秘書請進市長辦公室彙報了一遍。”
吳慧英笑道:“很好嘛,書記,市長都重視你,我看啊,你很快就會再進一步。”說著,眼神還不忘瞟向坐在位置上閉目養神的市委副書記林剛健。
左明苦笑了一下,“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這兩位老板言外之意我怎麼聽著有點不對。”
吳慧英問:“怎麼個不對法?”
左明說:“何書記聽完我的彙報,那話裡的意思…好像…好像要對胡有德網開一麵,而祁市長則明確指示說要嚴懲不貸。”
吳慧英皺了皺眉:“你確定不是你領悟錯了意思?”
“怎麼會,慧英同誌,我又不是第一天乾紀委,這領導的意思我能聽不明白?何書記說,胡有德就一些吃喝上超標問題,加上其在北山還是有些功勞的,覺得沒必要直接拿下,打算給他降職處理,又征詢了一下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