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沉默了好一會才道:“是遇到了一點事,不過不大,隻是頗有有些感慨罷了。”
祁同偉琢磨道:“跟齊書記有了摩擦?”
高育良嗯了一聲,“是有點小矛盾,我就知道什麼都瞞不過你。”頓了頓,感慨道:“有時候想想啊,什麼一把手二把手,書記還是市長,這不就是明朝君權和相權的翻版,你弱一分,他便要強一分,寸步讓不得,根本無法做到和平共處。”
祁同偉啞然失笑,果然官場任何的學問,都能被他這位老師用明朝的曆史給解釋出來。
說起來也沒什麼毛病。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幾千年的文明古國,要真細細琢磨,每個朝代都在循環著同一段曆史。
新生,興盛,衰敗。
仿佛是一個圓圈,又像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日複日,年複年。
而在這其中夾雜的便是無儘的爭端,大到國與國,小到人與人。
由這些無數的爭端演變成無法調和的矛盾,最終爆發新一次的輪回。
祁同偉靜靜聽著,並沒有在言語上支持高育良。
齊斌也是被自己簽到的人,再怎麼樣,總會念著自己和高育良師生關係,不會鬥的太厲害,算是一塊不錯的磨刀石,正好磨練一下高育良。
一時興起,高育良便多說了幾句。
其實就是一些很常見的權力摩擦。
說著說著,高育良也覺得自己有些過了,怎麼反倒跟學生抱怨起來。
可想想,自己這個學生還真是個不錯的傾述對象,對方無論是在政治上,還在經濟上,亦或者是人情世故上做他的老師都綽綽有餘,便又繼續說道:
“老齊這人,你也知道,當兵出身,工作作風比較強勢,你老師呢,教書育人講究個循序漸進,概括來說就是兩種不同的工作風格。
一個想要立竿見影,雷厲風行,一個想要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
所以在處理工作上,我們常常做不到意見不統一,這也導致無法避免的產生了一些小矛盾。
不過我想了,這也不算什麼壞處,起碼經過這些小矛盾,你老師我在官場上也算大有長進。
對所謂的政治,又有了新的體會,在我看來,政治其實等於妥協。
大家在矛盾中尋找共通,達成共識,在爭執中尋求讓步,達成共存。
一個班子十幾個人,大家天南地北,性格各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政治手腕和政治性格,要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你就要兼顧他人的政治抱負,在他人的抱負中兼容你的抱負。
這就像一盆種類繁多的盆景,你可以突出自己,但也不能蓋住其他植物的風頭,大家互相襯托,互相成就。”
祁同偉聽完,讚歎道:“老師,您現在越來越像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