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的本地乾部不想把事情鬨的這麼大,因為一旦鬨大,首當其衝就是他們。
於是,海口市縣級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站出來說“各位領導,各位同誌,我覺得魏濤同誌說的隻是個猜測,並沒有實質證據。
現在何書記也好,還是祁市長也好,都在等我們的報告,要是交出一份這樣的報告,大家想想會是什麼結果?
傳出去,外界又會掀起怎樣的後果?
恐怕是驚濤駭浪!
是他殺,那咱們就得一查到底,而且時間還不能太長。
但是,我想問一句,咱們有沒有一查到底的能力?有沒有迅速破案的能力?
當然了,我不是掩蓋什麼,更不是為了保住我的位置。
隻是覺得凡事還是要以大局著想。
我也是搞公安出身的,知道一個沒有目擊者,沒有由頭的案件,其調查難度有多大。
就說咱們縣裡這幾十年,都不知道有多少起這樣的案件不了了之。
但這次不同,它涉及的是一位重要的乾部,一位即將上任的市局局長。
要是到時候什麼都調查不出來,撤了你我的職務事小,影響到現在整個北山的發展就事大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市裡一直在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而努力,這裡麵有多少公檢法同誌的汗水?
一個重要乾部都被殺,還破不了案,這不就相當於否定了所有人的成果。
這樣的環境隻怕會讓投資商望而卻步,搞不好原有的項目都會受影響,這個後果,咱們誰能擔當的起?”
聞言,眾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件事的確不好調查,又不是後世遍地的天眼係統,隻要監控一調,就能鎖定大範圍。
有人提議,要不要向祁市長或者何書記請示一下。
康克明擺了擺手,“怎麼請示?說我們懷疑是他殺,請領導指示?這不是把難題甩給領導嗎?領導難道會說不查嗎?”
又看向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的刑警隊隊長鄭重,“鄭隊長,你說說,你們有沒有調查思路,要是確定是他殺,你們多久能破案?”
鄭重摸了摸鼻梁,“不好說,現在我們掌握的線索太少,唯一的線索就是這個煙蒂上的dna指紋,但是我相信,隻要花些時間,進行采集比對就能查出這個人是誰。”
海口市政法書記接過話,很專業的分析道“比對dna和指紋?這項工程可不小。”
指了指幕布上的照片說“根據這個腳印,咱們可以判斷,對方是一名男性,二十到四十歲左右。
海口市人口七十七萬,符合這個要求的最少在十五萬人以上。
一個個比對,花費將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未必就能奏效,因為咱們不能排除外地人以及黑戶的可能性。
要是黑戶還好說,隻要是咱們海口市的人,仔細一點,終歸能查出來,但是要是外地人,就憑咱們,恐怕一百年都破不了案。”
康克明直截了當道“行了,鄭隊長,你就直說,能不能破案?能破案又需要多久的時間!”
“時間...,時間實在不好判斷,估計...不會太短。”鄭重支支吾吾。
這讓他怎麼回答?現在才調查兩三天,線索又這麼少,把他當神探啊!
康克明非常不滿意鄭重的回答,“鄭隊長,你是刑警隊長,難道沒有專業一點的回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