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林剛健走出酒店,上了一輛豪華的轎車。
轎車穿過喜慶的長安大道,駛向郊外,一路盤上有漢江山景獨秀之稱漢王山,最終在一棟隱蔽幽靜的山間彆墅停下。
輪胎與地麵摩擦發出輕微的聲響,車門尚未完全打開,一群衣著光鮮亮麗的人士便如潮水般湧了過來,麵帶笑容,迎接著林剛健。
為首者是一個四十歲左右,戴著一副深色鏡框的眼鏡的男子,鏡片後的眼睛裡,時不時透露著陰鬱和閃爍不定的光芒,讓人一看就有一種此人城府極深之感。
此人名叫劉奇智,漢江連想集團董事長,一個在漢江商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緊跟在劉奇智身旁的幾個人,同樣也是漢江各地鼎鼎有名的大老板,個個身價不菲。
這些人以劉奇智為首,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商界聯盟,在漢江乃至各地呼風喚雨,近些年更延伸到了政界,林剛健就是他們延伸後的產物。
林剛健加入這個團體是七年前。
七年前,是他擔任北山市委常委,hk市委書記的第六個年頭,當時,正值北山市新一輪換屆,他便想向上麵跨上一步。
可惜他的領導已經退休多年,基本無望給予他支持,根據上麵的談話,可能會給他調整到組織部部長的位置。
這個位置算是小小的前進了一步,也可以說根本沒有進步。
以他的年齡,要是再在其他常委位置再熬資曆,基本已經斷了衝刺的機會。
52歲的他,要是努努力,副省級退休也不是沒可能,要是這步原地踏步,正廳都難說。
帶著這個苦惱和願景,最終他還是找到自己那位已退休多年的老領導。
老領導得知他的想法,便向他推薦了在漢江初現崢嶸的民心企業家劉奇智,在對方的盛情邀請下加入了這個團體。
當時他還覺得自己的老領導糊塗了,一個商人,能幫他什麼?
但沒想到的是,這位劉奇智還真是神通廣大,以一個民營企業家的身份,竟然幫助他完成了從市委常委,hk市委書記,向北山市委副書記的轉變。
當然,這個幫助不是無償的。
後麵林剛健投桃報李,用手中的權力回報了這個聯盟不少好處,連想集團的發展,他是有一份不小的功勞的。
不過,從內心來說,他對這個聯盟,團體是有著強烈的排斥感的。
或許是因為,這對他來說本身就不是一段光彩的曆史。
亦或者是這位劉董的發展史,讓他覺得反感。
表麵上,這是一位乘著改革春風,幸運的站在潮頭上的先行者。
實際從他調查過的資料顯示,這位民營企業家的發展史非常不光彩。
對方原本是一位公務人員,還是一家很有發展前景國企的高層。
可那家國企卻在他手裡驟然走向衰敗,最後倒閉,再出現在大眾視野時,這家國企已經完成從國有資產向社會資本的轉變,唯一不變的是,實際掌控人仍然是這位劉董。
說白了,就是被對方鑽了法律的空子,侵吞了國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