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江海嗤笑道“他啊,現在深陷泥潭,等著咱們趙省長去救命呢,要不然趙省長也不會這麼急迫的想把你拿回來了。”
“什麼意思。”
江海娓娓道來,原來,半年前,祁同偉調任漢江,被鐘偉委以重任,以副廳擔任代市長後。
這位趙省長就想照貓畫虎,力推李達康同樣以副市長去代林城的市長。
當時省裡反對聲不少,但都被趙立春給打了回去。
趙立春當時在常委會上,拍著桌子說我提拔李達康,不是為了給自己的秘書升職,也不是為了搞幾個粉飾太平的政績工程。
而是要真正意義上把林城搞上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林城那是什麼地方?說句不好聽的,對我們的領導乾部來說就是政治的泥潭,要是擔任這個市長算提拔。
那好,誰要是認為自己能將林城改造好,我可以提拔,提拔他嘛。
林城是漢東重點的煤炭基地,有三百年開采曆史。
過度的開采,讓整個林城環境變得十分惡劣。
到處都是坑坑窪窪,想要修建大型項目,都無處下手。
甚至當地老百姓有個說法是這樣說的,在林城你根本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可能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就垮了,給你埋了。
趨於這種環境和背景,就這樣,李達康臨危受命,順利的擔任了林城代市長。
可林城的困難擺在那,想要改造林城,海量的投資不會少。
“我看啊,李達康算是栽進去了,這林城沒個七八年是整不出什麼名堂。”江海說“上周,我在省政府碰到這位李大秘書,頭發都白了不少,麵容也憔悴的很,哪還有丁點以前意氣風發的樣子。”
祁同偉覺得奇怪,原劇中,林城不就是李達康搞出來的嗎?怎麼這次對方卻束手無策了。
轉念一琢磨。
他又覺得跟他離不開關係,首先是錢。
為了發展北山,他和他的那些下屬們動員了不少關係,將包括趙家姐妹在內的一些漢東投資商的資金,吸進了北山。
再一個是人才方麵,自己又拿走了李達康未來的左膀右臂丁義珍。
這位丁義珍在京州賣地能力,那不是蓋的,自己截了胡,讓兩人都還沒來得及擦出經濟火花。
沒了這兩大助力,李達康麵臨的難度,恐怕要比原劇更困難。
不過,祁同偉覺得李達康還是能爬出來的,李達康這人經濟眼光不必多說,遠超很多同級彆的乾部。
再加上有趙立春的支持,最多多花費一點時間罷了。
這個時間可能需要幾年,或許需要趙立春爬上省委書記的位置,才會好轉。
畢竟,如今的趙立春還不是漢東一把手,想要過多支持李達康,肯定不現實,這幾年恐怕要靠李達康自己的能力了。
很好,讓這位改革先鋒先乾著,等幾年後,他再想辦法推自己老師一把,就像當初在金山縣一樣,苦頭給李達康吃乾淨了,等需要錦上添花的時候,再讓高育良去摘桃子。
搞不好,到時候他還能對著李達康來上那麼一句有些同誌啊,就是靠吹吹捧捧上來的,幾年都乾不出成績,要不是育良同誌,現在還倒在那個坑裡沒爬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