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互相吹捧,讓坐在一旁的眾人暗暗拍紅了大腿。
他們這才知道,這個小年輕竟然是漢江風頭正盛的北山市市長。
他們早該想到了,能進入裴一泓的一號官邸,級彆能低?恐怕最低也是廳級。
這麼年輕的廳級乾部,全省不就那一例嗎?
趁著等待時間,兩人比鄰而坐,一番客套後,在石亞楠的刻意引導下,雙方交流起執政經驗來。
祁同偉自然樂意之至。
作為全省最年輕的女性高級乾部,最年輕的女市長,石亞楠的能力,和政治手腕無需質疑。
短短一會兒的時間,祁同偉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收獲頗豐。許多原本在執政過程中困擾他的問題,都在這一瞬間豁然開朗,得到了清晰的解答。
這種感覺對於祁同偉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自從他踏入仕途以來,雖然也經曆過不少的學習和成長,但像今天這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如此明顯的視野提升,還是頭一遭。
即便是和一些省級領導交流時,都沒有過這種明顯的感受,很多時候他甚至不能理解他們的觀念,立意和布局。
他想,這大概是由於每個人處於的高度不同,視野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就像他和下麵的縣長,區長探討發展一樣。
這些縣長區長,會在本能的站在他們區縣的位置考慮問題。
比如招商,給祁同偉的想法,自然是給每個區縣劃塊塊,各自握緊拳頭,專精一門。
但是站在他們的思考中,當然是能發展就行,什麼產業,隻要能賺錢,都扒拉進來,至於什麼環境,配套設施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當年孤鷹鎮不就是如此,祁同偉既發展了礦業,又發展了種植養殖,還融合了娛樂,簡直是一大鍋燴。
現在想想,當年能闖出來,真算的上幸運。
要是再往後幾年,就憑這誰都可以複製粘貼的發展模式,不栽跟頭才怪。
說到底,是位置局限了視野。
這也是為什麼上麵會有發改委,有宏觀調控,因為站在上麵看的更加廣闊。
石亞楠和祁同偉都是一市之長,兩人視野差不多,但是石亞楠的經驗要豐富一些,尤其女性思維,在執政上明顯更細膩一點。
當對方將自己的執政思維揉碎,分享出來,就宛如涓涓細流,蕩漾開來。
這就好比同年級的同學給你解題,站在同樣的高度,反而比老師更能讓你理解。
祁同偉覺得受益匪淺,石亞楠同樣覺得收獲很大,祁同偉長處是搞經濟,說白了就是賺錢思維。
擁有遠超現代人的上帝視角,和曾經的營銷經驗,以及係統的人脈關係,才讓他今天變得無往不利。
人脈關係彆人不清楚,但他口中一些在後世稀疏平常的觀念,在石亞楠的看來卻讓人耳目一新。
就像祁同偉提倡重宣傳,重導向,創造商機,吸引大公司,扶持小企業的發展觀念,就讓石亞楠覺得很受啟發。
以往他們發展的重心,都是各種推介會,招商會,酒局,大官拉大商,小官拉小商的笨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