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一泓點了點頭,又擔心自己這個老部下理解過頭。
他對她這個老部下可謂是知根知底,深知她的性格特點與祁同偉頗為相似。
隻要你敢稍稍給她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她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顧一切地往前衝,甚至可能會飛得比你預期的還要高。
於是,忙收緊手中的線,往回拉了拉,“宣傳當然要搞,但在采用宣傳手段時,一定要注意,該堅守原則和規定,不能少,這一點你必須要牢記在心,做到心中有數。”
石亞楠不禁感歎,自己這位老領導膽子實在是太小了。什麼原則和規定,想要推動改革,就絕對不能畏手畏腳,像個乖寶寶一樣。
彆說什麼原則和規定,為了發展,就算政策紅線都可以踩一踩,當年趙安邦不就是如此,正是他的大開大合,敢打敢衝,才造就了寧川的繁榮。
可當她轉念一想時,又覺得或許正是因為老領導這種謹慎的思維方式,上麵才會如此信任他,一步步地將他提拔到一把手的位置上。
畢竟,在一個地區的發展中,穩定才是首要因素。隻有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才能穩步地追求發展。
這就像是蓋房子一樣,如果地基不穩,即使房子蓋得再高再漂亮,也隨時可能會倒塌。所以,老領導的謹慎並非沒有道理。
要不然,為什麼寧川能夠發展得比平州好,與裴一泓同一時期擔任市委書記的趙安邦,如今卻僅僅隻是一個常務副省長,想想這其中的差距鴻溝有多大。
趙安邦的確犯了很多錯誤,也踩過很多紅線,不過這些錯誤和紅線放到今天來說卻司空見慣,稀疏平常。
一些改革舉措在十年前,可能會被視為激進或者冒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曾經的“錯誤”如今反而成為了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的體現。
隻能說趙安邦犯了一個時代的錯誤,才導致仕途的滑鐵盧。
這讓人不禁感歎,有時候,一個人的命運並非完全由個人的能力和努力所決定,而是受到了時代背景和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
麵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能找誰去說理呢?似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這就是命運吧。
見石亞楠有些愣神,裴一泓問“在想什麼呢。”
石亞楠笑笑道“沒什麼,就在琢磨您的話,怎麼在不犯錯,不違背原則和規定的情況下,還能乾出成績。”
裴一泓笑著搖搖頭“亞楠,你這是點我呢。”
“不不不,老領導,我是認真的,您放心,我絕不會亂來,我向同偉同誌看齊,總行了吧。”
裴一泓擺了擺手,說“向他看齊也不行!”
石亞楠一愣,“老領導,您這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同偉同誌能乾,我們平州為什麼不能乾了。
總不能因為他是漢東交流過來的,就有特殊性吧。”又忍不住發問“還是說...他有什麼特殊的背景,我聽說他是上麵欽點過來的?老領導,有沒有這回事?”
裴一泓哭笑不得,“亞楠,你什麼時候這麼八卦了?
我不讓你學,並不是因為同偉同誌有什麼特殊性,也不是因為他有什麼背景,而是這個風頭咱不能亂出。
你啊,隻看到了同偉表麵上的風光無限,卻沒有察覺到在這風光背後所隱藏的洶湧暗流。
這小子的思維確實非常活躍,但卻太過活躍。
出成績很好,過渡出成績卻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