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的嬴政立刻把這篇詩文當做了自己所作,歡天喜地拿著詩文去椒房殿找王後。
“王後以為寡人和扶蘇誰文采更勝?”
王後抬眉看著嬴政,嘴角忍不住上揚。“我與大王結為夫妻多年,大王幾時會作詩文的。”
嬴政就知道王後是這副反應。
他就立刻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出來給王後看。
王後看了,徑直搖頭。
“這篇詩文,怎麼風格與廷尉的相近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氣勢也和廷尉的一致啊。”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王後十分溫柔地望著嬴政,她已經給嬴政暗示得差不多了。
嬴政驚愕,電光火石之間,嬴政腦後一閃,他已經知道了是趙高讓李斯乾的。
“隻是這字,更不像大王寫的。”王後深深地望著嬴政。“大王是寫這首詩,來哄妾身高興嗎?
“王後怎麼能這麼說呢?”
“大王寫的文章,素來都有彆字。為了求快――”王後柔柔笑著。
嬴政隻覺得自己頭大。
他坐在榻上,背對著王後,手指玩弄著榻上一邊的玉鉤。
這次可真是丟儘臉麵了。
寡人要把知道這件事的大臣都給乾掉,反正他們也沒用了。嬴政這樣想著,當然最後理智壓過了這些小情緒。
在王後的哄騙下,嬴政竟然相信了她的鬼話,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直到過了好幾天,王綰、馮去疾和他一起議政。談起燕北的兵務。
不知道怎麼的,忽然就提起了太子的詩文。
隨後王綰就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嬴政自然盯著王綰,臉色一黑。“丞相年老了啊,現在做事都力不從心的。”
哪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願意被人這麼說自己,王綰頓時生了氣。
看到王綰老頭這樣,嬴政這才高興了。
打那以後,沒有人再敢在嬴政麵前提詩文的事情。而嬴政也很快把李斯寫的那首詩給丟掉,實在是越想越惡心。
嬴政實在難以置信,自己一世英名,險些毀在這種事上。
“趙高,以後寡人再喝酒微醺,誰勸寡人寫詩助興,就給寡人將他的名字悄悄記下來,等到寡人醒來之後告訴寡人。看寡人不拔了他的皮。”
趙高自然也黑著臉答應下來。
――
鹹陽風氣如此,人人沉浸在歡樂之中。
但是某位張姓美男子,自從跟著恒陽君在楚地指揮大軍大殺四方,威震楚國之後,從此他就對恒陽君念念不忘了。
這自從回到了鹹陽,他憑借功績,成為了秦國五大夫。
這可是秦國曆史上比較罕見的事情。
文士入軍,最後得到了武將的爵位。
當然考慮到事情的影響,這個爵位不算高,但是這是非常巨大的勝利
第(2/3)頁
第(3/3)頁
軍功爵製的改動,就是要這麼從一點點細微的事情著手。
步子太大,勢必會扯到蛋。
隻有這樣一點一點磨損,讓文士入侵軍營,才能壯大士人在軍中的話語權,改變軍功爵製。
此舉的高明就在於,外人根本沒意識到,這是扶蘇要改動軍功爵製的辦法之一。
在領略了太子高超的政治智慧後,又在看到太子接連寫詩文向天下士人袒露心聲,張蒼覺得太子接下來為天下人所做的事業,當有自己的參與。
在一個雨雪霏霏的下午,張蒼頂著風雪入宮。
“大王,臣跟隨太子多載,與太子感情甚篤。太子人在齊郡臨淄,勢必想念微臣。請大王開恩,允許臣孤身一人前往臨淄輔佐太子。”
嬴政皺眉,“扶蘇從未在寡人麵前說起你的名字啊。”
張蒼更是驚訝,“難道太子在大王麵前提起其他人的名字嗎?”
“豈不聞劉季、蕭何之流。”
嬴政打量著張蒼,此人長得倒是英俊,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張蒼固然心裡委屈,但還是道,“臣聞太子此去臨淄,是為自請。”
“乃為四件事。一監管百家、二統一思想、三追捕六國在逃貴族、四為安撫人心。”
“此四件事,皆事關重大。微臣昔日為荀卿門徒,年輕時便與當今天下齊魯大儒做過同窗,臣若是前去臨淄城,勢必能夠助太子一臂之力。”
嬴政這才許可。
就這樣,張蒼踏上了追隨扶蘇的道路。這時候正是冬日,風霜淩厲,雨雪交加,凍得人五指不能舒展。
但是張蒼十分堅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騎馬抵達了臨淄城。
去往臨淄城的路上,張蒼卻聽說了一些事情。
原來當初扶蘇前去臨淄的路上,曾經沿途一直收拾古來戰場遺址,還有將士骸骨。
此舉引得一些本就心地善良的老人、婦孺十分敬佩扶蘇太子。
所以他們在路上歡迎他,給秦軍食物和水喝。
但是這些人卻隻是極少數。這些極少數的人看到,秦太子在努力掩蓋戰爭留下的瘡疤,試圖讓下一代過上沒有戰亂影響的和平生活。
而大部分人,還沉浸在舊時代,沉浸在濃濃的仇恨之中。他們不願意接受秦太子這樣的行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秦太子在討好他們。
通過討好他們,去博取他父親暴君嬴政的喜愛,以此來維護他的地位。
他們認為秦人最是狠毒,殺了他們家的人,卻想著要和他們和平共處。
絕不!
這是當時大部分人的看法。
隻是這些人無法攻擊秦軍和扶蘇,就把那些願意接納秦軍,樂意接受秦國統治,善意回饋扶蘇的人,列為罪大惡極之人。
每個村寨,縣城,都開始合起來圍攻敢說秦國好話,還有支持扶蘇的人。
其中,還有一些六國貴族暗暗支持,他們慫恿村民去孤立、排斥那些給扶蘇送過水和食物的老人、婦孺。
不允許他們冬日祭祀,若是來了,就把祭祀的貢品狠狠地丟在地上。
張蒼聽說了這件事,他可沒慣著那些惡霸,非但把那些加害老弱婦孺者全部趕入了監牢,還立刻把那些老人孩童給打聽清楚了,全部移交給了官府保護。
他是堂堂五大夫!
當然有這個權力。
張蒼對周圍的郡縣鄉吏說,“太子就在齊郡臨淄,距離這裡隻有不到三天的路程。我回去就將此事稟告太子,若是你們沒有善待這些鄉人,我張蒼一定叫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這些郡守秦吏們,本來也對管理當地感到力不從心。
畢竟那些反對者總是使用陰招、損招,處處破壞他們行政,又因為大軍根本不會留駐小地方,所以那些鄉人對他們根本毫不畏懼。
直到遇到如此硬茬的張蒼,聽到張蒼的話,這些人這才有了底氣。
這一路上,張蒼專門收拾扶蘇當初留下的爛攤子。他根本不辭勞苦,家家戶戶都去打聽,敲鑼打鼓,給那些曾經給扶蘇端茶送水的鄉親們做主。
嬴政聽到了這回事,非常驚訝。他有些後悔放走張蒼了,當初把他留在朝中,做禦史巡查各地才好啊。
在路上,張蒼還專門繞路去了一趟荀卿故居,他去給老師荀卿上了香,又去拜訪了荀卿的後人。
是的,張蒼晚上根本不睡覺。
這樣夜以繼日做對眾人有意義的事情,那才是不負年華,又怎麼會感覺到累呢。
從此張蒼的名聲就傳開了。
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張蒼是個何許人物。因為齊魯大地上,自稱荀卿弟子的人太多了啊。
張蒼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終於抵達了臨淄城。
報上名號後,臨淄驛館竟然把他攔在門外。在檢查了嬴政的詔令後,他這才得以入內。
隨後就是漫長地通傳和等待。
這和當初張蒼在宮裡,扶蘇少時每天都去找他主動談論數學問題,他不願意四處躲藏的情況完全反過來了。
在凜冽的北風之中,張蒼雙手揣袖子裡,他終於感受到了當初扶蘇站在門口等他時的心情。
報應不爽!
在聽說張蒼到了之後,扶蘇也輕微地被嚇了一跳。
“督軍令來到臨淄了?”
“就在門外。”
扶蘇趕緊整理衣服,在席上正襟危坐,“快請。”
門外,張蒼見到謁者令請他進門,心中頓時失望,太子變了啊。
聽說他來,居然沒有親自出來見麵。
早就聽說太子身邊招攬了許多鄉野賢能,看來是真的。有了新人,就把我這個老的給忘了。
在風雪裡,張蒼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