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師道係統融入政體_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3章 師道係統融入政體(2 / 2)

何況真理奧妙,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足以為道。

隻有讓那些權貴掌握真經,那些經過長久地‘壓迫’、“被改造”的民眾,才能借助習慣性的‘向上看’的力量,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知識、智慧,去求知,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大道就像是水一樣,它無處不在。可是往往因為無處不在,使得人對它總是看到了而不覺得有什麼。

在人的觀念裡,物以稀為貴。

稀少的東西才是貴的,免費的普遍的共有的東西,是不值得珍惜的。甚至很多人對其保持輕蔑的態度。

就好像,人會認為,水這玩意兒不是哪裡都有嗎,它有什麼奧妙的呢。

在非常之時,扶蘇隻能用非常之法。

這就是扶蘇選擇了保留貴族的原因所在,他們確實還是有點用的。

而且即便你不保留這些貴族,很快其他庶民奪取政權,又會自封為新貴族、新世家,照樣和過去一樣。

就因為這件事,扶蘇這才讓諸多五經博士去想儘辦法要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貴族來。

對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抱有極大信念的淳於越,還有儒家孔鮒等人,這批最頂尖的真正的老師,他們對這些貴族們的教化出力甚多。

儒家,本來就是教導統治者的。因為統治者手裡拿著權,所以才要去仁愛治國。這才解釋得通啊!

時隔六年,已經很有幾個公子學的很出色了,就算沒有什麼新的獨到的見解,沒有什麼新的體悟,好歹把《易經》爻辭的意思全部背會了。

畢竟遇到孔鮒這樣的老師,他身上背著孔子後代的名聲,諸公子們根本不敢怠慢,上課都是虛心聽講。

淳於越非常謙虛地告訴扶蘇,“憑借諸位公子如今的實力,雖然日後未必能將國家治理地非常好,民眾不一定非常富裕。但是諸公子治理民眾,一定個個都是心裡有數的,不會去苛待民眾。”

這就是扶蘇想要的效果。

這才是教育的意義!

隻有把君王諸侯教育好了,民眾才會有好榜樣,不會去乾壞事,人與人之間,才能重新培養起信任感來。

為了鞏固成果,扶蘇在年初就在國庫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給太學又加蓋宮殿,新修閣館。

扶蘇告誡諸多博士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定要讓諸公子們明白,既然身居尊位,就不能白白享用民眾交上來的賦稅,做人該做的事情。”

“不要要求自己做什麼聖人,也不要要求做什麼賢能,先從做好一個人開始。”

剛即位的扶蘇給自己的弟弟們教導這樣的話,說真的,這些個弟弟們原本因為扶蘇繼位的事情還對他有些不服氣,畢竟他說一套做一套。

但是孔鮒、唐秉、淳於越他們支持扶蘇,他們反對嬴政的做法,對扶蘇的主張認同的不能再認同。

這些老師們就對諸公子展開了循環教育,每天反反複複念叨,直到他們聽進去這些話。

公子將閭知道長兄一直很想建立一番偉業,但是沒想到他竟然也有幸成為了扶蘇大計劃之中的重要一員。

他對此感到榮幸之至,也想要出一份力。扶蘇要他們好好做人,將閭不僅僅接受了,還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目標,他希望能夠做到讓民眾滿意。

第(2/3)頁

第(3/3)頁

至於胡亥,這位少年調皮的小孩,現在也被教育地規規矩矩,儼然曆史上的公子扶蘇一般。

淳於越循循善誘,讓這個壞小子變成了謙謙君子,這件事一度成為太學裡的經典教育成功事件,垂範諸生。

淳於越也對此非常得意,胡亥被教育成一個重情重義、仁慈愛民的王室公子。隻要想到這個,他的麵容上便不自覺得露出笑容。

按道理說,一個被教化成了頑固謙謙君子的胡亥,他應該對扶蘇的作為比較反感。

造老子的反登基,這算什麼孝順,就這樣的人還去教育彆人。

好在靈活的淳於越事先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麵對胡亥的困惑和不解,他再三目光堅定地告訴胡亥,“外麵那些都是謠言。”

“太上皇真的是禪讓。”

“詔書上的字跡是太上皇親自所寫,不會有問題。”

為此,淳於越還特意讓胡亥去看了詔書。

被教化成功的胡亥,看到了詔書,毫不猶豫地就相信了。

胡亥告訴淳於越說,“這麼說,君父還是個慈父,陛下也還是我心中那個孝順的大哥,帶頭垂範的大哥。”

淳於越眯著眼,連連點頭。

胡亥為此還興致衝衝,拿著詔書告訴自己的每個哥哥,“君父美德如此,當今陛下是再三為難才接受詔書的。不存在什麼逼父退位。”

孔鮒望著胡亥,心中為他感到悲哀,傻小子,都被忽悠瘸了。

不管尚書台那些記述修史的家夥們可就高興了,他們正愁這件曆史大事沒辦法掩蓋呢。有了公子胡亥這樣一個真正賢德的老實人出來說話,他們自然狂喜,哢哢就把胡亥的言行都給記錄了。

扶蘇聽說了這些事,那是對這個弟弟胡亥越發放心,甚至都開始猶豫,自己到底要不要讓他離開鹹陽去到封國。

沒了他,自己在後宮可怎麼活啊。

――

除了對公子加強教育,扶蘇還繼續貫徹落實自己的教育治國理念,對那些大秦秦吏們,也相應地加以教化。

但是因為扶蘇不希望過分上什麼德育課,他拒絕那玩意兒。

不小心就變成了形式主義,大家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實際上對這些東西滿心的鄙夷。

那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麵看扶蘇當朝掌權者和行政長官們的所作所為,靠自身身正影響學室弟子。

另一方麵,就得選取真正的老師。

很多時候,老師看起來都是老師,講的概念都是同一個概念。但是肚子裡真正有東西的老師,才能讓大家接受、記住並且去遵照理念做事;而那些隻會泛泛其談、照本宣科的老師,正因為他們敷衍了事,學生們根本不了解大義,所以才會產生誤解。

為了這個事情,扶蘇還親自召見了秦國七十二博士。

周青臣也在博士之列,隻是伴隨著李斯的離開、姚賈的自殺,他意識到了如今君子當政,他那套做法已經行不通了,為此現在出麵都不敢再強行露風頭,規規矩矩站在最後麵,唯恐大家翻他的舊賬。

扶蘇給這些博士們闡述了他的想法,“我秦國以法治國,這是最基本的國策,以後也不會改變。”

“你們也都知道,其實我秦國的審判製度規則裡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審判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解決糾紛,而且要趁機讓秦吏給民眾宣傳普法。”

“製度是人定的,也是人執行的。製定的時候大家都想的很好,很全麵,力圖要打擊‘刑不上大夫’這種局麵。”

“但是執行的時候,秦吏們就開始懈怠,有的趁機謀取私利,有的量刑過度,有的捏造證據。”

“尤其是量刑這件事,事關重大,量刑公平與否,民眾能否接納,這都影響帝國在民眾心目中的權威。”

“但是秦吏們如何拿捏這個衡量標準,過去是靠著不斷地增加法律條文細則,以此來解決不足。”

“但是增加法律條文,也沒有辦法阻止秦吏們懶政,怠工。”

“朕隻有寄托希望於諸位了。”

把師教和國家治理融為一體,這絕對是扶蘇對於大秦帝國乾的偉大貢獻之一。

扶蘇吸收了荀卿的師道觀,把師道教育和國家治理融合在了一起。【詳見本書第三卷】

眾多博士領到這個任務,都是信心滿滿啊。

尤其是眼下這個局麵,天下政治正在往清明的方向走。

伏勝和孔鮒這些真正有乾貨的儒家傳人那是樂意之至。

“陛下所想,正是臣等月前所探討的。”

“秦吏作為執法基層官吏,明白的法律條文越多,知道的法律漏洞也就越多。而學室的學習隻能提高他們的法律判決能力,並不能讓他們的道德有所提高。”

“就像是奸臣趙高,他固然精通法律,可是卻惡貫滿盈。”

“陛下所擔憂的,都是天下切實存在的問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詭異時代,我為界使!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 武功儘失,隻能去當魔法師了 方仙外道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雄蟲勇闖首都星日記 三國:白毦陳到 家族修仙:全族跟我下副本 快穿之我的宿主像惡魔 男人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