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正德五十年會試成績出爐。
四月殿試進行!
五月京城不僅是花的海洋更是新科進士意氣風發之時。
年底商務司彙報台灣海運貨物中轉站三期建設完畢,自此海運貿易利潤光商務司便達八百餘萬兩.......
正德五十一年,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完畢,戶部彙報全年稅收高達一千六百萬兩。
對比五年前翻倍!
朝堂之上,眾人皆喜形於色,知道稅收不錯,但是五年翻一倍,還是在他們任下,下一個五年,在下一個五年.......越想越激動,這不僅是恢複榮光,更是超越唐宋啊!他們這代人大發了!!!
正德帝看著手中的報表,即便昨晚就知道了,此時仍然龍顏大悅。
任首輔作為百官之首,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效斐然,實乃我大明之幸,皆賴陛下英明領導。”
百官附和:“陛下英明!”
正德帝看下跪倒的眾臣,即便聽煩聽膩了,此時也忍不住大笑道:“天佑大明,此乃眾卿之功!如今計劃初成,後續自然該繼續實施,這第二個五年計劃當如何行事,卿等可暢所欲言。”
工部尚書出列道:“陛下,如今海運貿易興盛,可加強沿海港口建設,拓寬航道,以容納更多船隻往來。”
禮部侍郎也道:“可增派使者至海外諸國,宣揚我大明國威,促進文化商貿交流。”
兵部劉道存則出列道:“陛下!居安思危,如今戶部稅收翻倍,這邊防更應防範,各種物資也該更近!”
此話一出,眾多想開口的朝臣紛紛縮了起來。
戶部耿越澤瞥了元衡一眼,元衡當即皺著眉頭道:“雖稅收翻倍,但民生、農業、基礎建設,這幾年花費也不少,如今人口增多,各地興修水利,要保糧食安穩。這........”
眾人一默,都知道開年之後要用銀子,怎麼這些大佬還沒過年就要起來了?
正德帝在眾人臉上劃過,看向林開雲:“林愛卿,你覺得呢?”
林開雲眨了眨眼,盯著眾多目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依臣之見,沿海港口建設、海外交流、邊防鞏固、民生農業皆不可偏廢。當下可將第二個五年計劃分作兩階段。前半階段,著重於沿海港口與邊防建設,以海運貿易之利支持邊防物資的籌備。同時,派遣使者出訪海外,擴大商貿文化交流,吸引更多海外目光。像高麗王世子在我朝多年,學習我國文化,也該回國看看了。倭國與我們隔海相望,多年不成往來,如今不管是船隻還是水手同之前大不同,唐朝之時我們相交何等頻繁,上有徐福、鑒真東渡,如今我們也該繼續加強聯係才是。這後半階段,則把重心轉向民生與農業,加大水利等基礎建設投入,保障糧食安穩,糧食安全重於泰山,不管是百姓還是士兵都該吃飽飯。如此循序漸進,既能保我大明海上之威,又能固國內根基,第二個五年計劃定能再創新高。”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說的同他們的差不多,但怎麼感覺話中有話?
幾位閣老是知曉各種明細的,同瓊州的協議也到了!
正德帝聽後,看向林開雲,“高麗世子在我朝多年,如今天寒地凍不好出行,過完年,禮部著人送其歸國。”
禮部尚書丁無為躬身道:“臣遵旨!”
此時即便不知內情的眾臣也知道天要變了!
哪裡有主動把質子送回國的?
。。。。。。
“大人,商務司去年一年從南洋運了不少糧食回來,如今?”禮部侍郎對丁無為道,“您說我們是不是要做些準備?”
身旁的丁無為心腹,聽了這話,瞥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