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燦看著手裡的文章,忍不住抬頭看向林開雲,“你這玩意兒大家也看不懂啊?”西洋文發在《翰林報》上做什麼?
“有人看得懂,你發就行!”
在低頭看看,還是看不懂!袁文燦嘀咕道:“你這還不如直接往濠鏡發呢!濠鏡不是有西洋人的教堂嗎?”
林開雲瞥了他一眼,“濠鏡會看到的,南洋的西洋人也會看到的。”自從去年的兩場大戰取勝後,南洋諸國不少都遞上了國書,而大明這幾年的開海不僅帶動物品南下,相關書籍、報刊也傳揚南洋各地。
“行,那我便去了。”
點了點頭,目送他離開,林開雲轉身同林又鬆一起往內閣方向走去。
。。。。。。
正德五十四年三月,《翰林報》發行西洋文引得百姓沸沸揚揚,有心人士走訪相關人士得知其意為:鴻臚寺官員被西洋人抓捕扣押於呂宋.......
當日有舉子當街攔轎,詢問汪扶林是否屬實!
汪扶林看著眼前義憤填膺的舉子,沉聲道:“此事千真萬確。南洋與大明隔江而望,即便禁海,雙方的交流也是存在的,自古大海望而生畏,風暴隨便都可能船毀人亡。鴻臚寺每次都派人出去,然回來的十不存一,本以為天災,哪想是人禍。若不是開海加強聯係得知此消息,朝廷上下都以為他們屍骨無存了.......”
舉子一聽,頓時氣憤不已,“大人,我等雖為文人,卻也知家國大義,鴻臚寺官員代表我大明,豈容西洋人如此放肆!”
周圍百姓也紛紛附和,他們可是天朝上國,區區蠻夷居然敢扣押他們官員。
汪扶林掃視眾人,大聲道:“諸位放心,此事朝廷既然知道了,自會處理此事。我們的百姓會回到故土,我們的威嚴不容受損。”
這時,人群中有人喊道:“大人,朝廷打算如何應對?”此時大明百姓的自信心可謂上升到了頂點,前有大敗韃靼,後有占領倭國,現在就該來個收複呂宋!
汪扶林目光堅定,“朝廷已在商議對策,必要時,定當以強硬手段讓西洋人知道我大明不可欺。”
百姓們聽後,情緒稍有緩和。有人大聲道:“大人,都是我大明男兒,不管是生是死都要把他們帶回來啊。您放心,朝廷不管製定什麼計劃,我們都是支持的!”
“是啊,要把他們帶回來啊!”
“要把他們帶回來啊!”
......
汪扶林伸手示意安靜,“請諸位靜候消息,朝廷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說罷,拱手彎腰坐回轎中,低頭的一瞬瞥見人群中的帶頭人轉身離開。
朝廷官員被蠻夷扣押的消息可謂不脛而走,聽聞陛下震怒,著令西洋人解釋!
民間好事者將《翰林報》大量買空,裝船直奔南洋而去。
六月,西洋使者一行人到達京城。
西洋使者一行被引入驛站,為首的使者身著黑色服飾,要求見林開雲!
林開雲眯著眼看著眼前之人,沒想到居然是菲利普。
“先生多年未不見,可還好?”
菲利普微微欠身,操著生硬的漢語道:“林,沒想到我們還能再見,聽說你如今已是三品大官了,真是厲害。”
林開雲笑了笑,“您客氣了。”說完往其他西洋人麵上掃了一眼,都是生麵孔。菲利普的身份可不簡單,能派他來,必然是因為和他有舊。
“林,能再次見你實在太好了,大明確實富強無比,聽聞這自行車、水泥路都是你做出來.......”
說起來,確實承了他挺多情,尤其是大炮,當年他可是幫了大忙。
想到這林開雲笑道:“你過獎了,之前送您的自行車可還喜歡?”
“哦,那東西可是太喜歡了......”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總覺得這次話有點多:“客套話就不必多說了,菲利普,咱們都是熟人了。開門見山吧!”
菲利普看著他身後的大明官員也知道這不是敘舊的時候,而且這一會兒時間也夠了。
“林,你還是如此急。”
輕笑兩聲:“大明有句古話: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身為大明朝廷命官,職責所在。此次貴國扣押我鴻臚寺官員,該作何解釋?”
菲利普攤開手:“林,這其中有誤會,我們一向希望和大明有更深入的貿易往來,那些人我們可不知道是大明官員,就連是不是大明人我們都不知道。”
林開雲笑了笑,往汪扶林方向看了一眼,當即他便上前,將名單中扣押人員的生平往來、畫像一一放下。
“這些是他們的案卷,家在何地?何時入朝?何時下的南洋?何時失蹤?都記錄在案!”
來之前,菲利普就被告知了具體情況,此事怎麼都不能承認:“林,你知道的,南洋人有許多都會說大明官話,他們是不是大明人我們確實無法區分。而且這畫像,說實話真看不出來。再則給我們做工的人我們的報酬可是很客觀的,他們都舍不得走。當然,若是你們願意給我們更多的港口,我們很是願意將他們帶到大明做工。”
林開雲瞥了他一眼,嚴詞拒絕:“開放港口需朝廷商議,不是我能決定的。菲利普,我們是有人證的!《翰林報》是的朝廷開辦的,上麵的消息從來不會無的放矢。”
菲利普皺起眉頭,他是知道之前有人逃跑的!
此時氣氛有些凝重。
而驛站外也傳來百姓的呼喊聲:“釋放我大明官員!”
.......
林開雲看向他:“菲利普,民心不可違,貴國若想和大明友好通商,就拿出誠意。”
菲利普沉默片刻,緩緩點頭:“我會將你的意思傳達回去。”
林開雲起身行禮,“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