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西,很快來到了弘農郡華陰縣。
上次占領華陰時,傅乾公務繁忙,無心拜訪華陰的士人。
討董結束,時間足夠充裕,傅乾與劉備一起,去拜訪同樣是四世三公的楊家。
楊家起於分到西楚霸王一條腿的楊喜,曆時四百年,終於混到如今名譽天下的豪門大族。
華陰縣的田畝雖說沒有半數屬於楊家,但多多少少都跟他們家有關聯。
要想在華陰行使行政權利,沒有楊家的點頭,政令不說不出華陰城吧,也差不多。
至少讓你征稅征兵,事倍功半。
到了楊家的府邸前,傅乾把兩人的名刺遞了上去。
門口的仆人見兩人穿戴不似凡人,讓兩人再此等待。
轉身回了院內,把名刺交給管家。
管家是識字的,見上麵寫著劉備與傅乾兩人的名字,知道兩人的分量。
掂起衣衫,小跑著來到楊彪身前。
“楊福有何事?”
“主人,大司馬與北地傅求實求見。”
陪在楊彪身前的楊修上前接過楊福雙手遞上來的名刺,拿給他的父親。
“阿翁,我看劉備此來,是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方便割據關中。”
“德祖,不可胡言亂語,徒惹殺身之禍。”
望著他這個兒子,楊彪一方麵非常滿意,另一方麵卻時時擔憂他的將來。太過鋒芒畢露,不懂得藏拙,遇到氣量狹小之輩,恐會惹來不祥。
楊修卻渾然不在意。
“阿翁,這是明擺著的事。如今豫州陳王稱帝,已經給你發了征召,期望你到陳國出任司徒。而你在讓使者先回去,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不就是拿不準主意,也看不透局勢嗎?”
此話說的楊彪非常無語,要不是知道楊修的性格,他非得鞭打他幾鞭子不可。
幾句話下來,楊彪的形象完全變成了待價而沽的小人了。
“有你這樣評價自己父親的嗎?”
楊修笑笑說道:“孩兒孟浪了。隻是以孩兒之見,父親還是早點與豫州斬斷聯係為好。”
饒有興趣的打量一眼楊修,楊彪示意楊修繼續。
“袁公路乃路中悍鬼,親近遊俠,不親近士人,其人的聲望與袁本初無法相提並論,此是其一。雒陽的天子新亡,陳王便以天下不可無主,又以自己乃是明帝苗裔為由,悍然稱帝,此舉讓天下士人多有不喜,難以成事,此是其二。”
楊修的分析,楊彪也想過,但是他還是想聽聽楊修的其他意見。
“陳王稱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涼州關中、巴蜀、荊州、兗州、幽州,人人都是宗王,這些人要想保證王爵,那就要維持住豫州朝廷,你說豫州朝廷還會敗亡嗎?”
“阿翁,你太小瞧阿修了。豫州朝廷封的,難道冀州袁本初封不得?此乃是天下禍亂之道的起源。本來州牧的權利就已經很大了,陳王更是為一己之私,大肆分封,讓那些強藩化國為家。他們比景帝時期的七王權勢還要滔天。陳王想指揮動他們,難比登天。等他們在鞏固幾年權勢,他們必然會登基稱帝,到那時,天下便如戰國時期,合縱連橫。”
楊彪歎息道:“阿修,你要是早生百年,以和帝的英明神武,必能全你之才,我漢室也不會走到如今的地步。”
楊修倒是不以為然,笑著說:“就算修早生百年,恐怕也不能如父親所言,能夠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