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良的勸說下,眾人同意再圍攻一天,要是還不行。就麻溜得去找韋琅彙合,繼續圍追堵截皇甫酈的大軍。
連續兩天碰壁,士氣低迷,該如何攻城,大家沒有商議出來個滿意的章程。
然而大家一致同意,如果還是如今日這般憑借手下豬突的話,那不用等了,直接回去。
在眾人的逼迫下,趙良總算是想到一個好主意。
“留下少量人員防守,其他人去各處村莊裡抓捕百姓農民。明日讓這些百姓蟻附攻城,如何?”
“好主意,趙將軍不愧是一肚子壞……”
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拉扯一下衣袖,剛想詢問緣由,抬起頭瞧見趙良不善的眼神,立馬訕笑兩聲。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驅趕百姓攻城,以前也見過。涼州來的羌人不善攻城,經常采用這種方法。
“趙將軍足智多謀,明日定能克城。”
在一片稱讚中,趙良滿意得點點頭。總算是把這些人的心收攏了回來,接下來要做的是去圍獵百姓。
留下一千人,其餘人騎著騾馬到周邊的村莊。
摸不清叛軍的情況,周越不敢輕易出城。萬一是叛軍要引誘他出城,再來個夾擊,他就是想哭都來不及。
眼睜睜地瞧著叛軍三三兩兩出城,心裡直犯嘀咕。
“大熱天的,這些人要去做什麼?”
自知學問淺薄,周越去找李言。
此時的李言還沒有忘記自己教書育人的工作。
正在簡易的教室裡給民夫的孩子講課,教授他們識字。
在得知周越來找他後,讓班級裡學得最好的孩子,先維持秩序,帶著大家繼續識字。
“李先生真是讓我佩服。如此時刻,還能靜下心給孩子們講課。”
李言的作為,讓周越打心底佩服。願意給貧困百姓孩子上課的老師,他真的沒見過幾個。就算是在傅乾的要求下,每個屯田的據點都有教師,可如李言這般,真心實意,沒有一絲隱瞞的,他掰手指頭也數的過來。
“言重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拿了雍王的俸祿,那就要替雍王把這些孩子教育好。最重要得是,我很享受這種為人師表的感覺。目睹這些孩子從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朗朗上口,我心中無比得有成就感。對了,來找在下有何事?”
雖說叛軍圍攻不猛烈,可也沒有讓周越這個大將能夠隨意奔跑的時間。他來找自己,應該是有重要的事。
提到正事,周越急忙把他觀察到的情況給李言講一遍。
“李先生讀書讀得多。傅少府經常告訴我等,遇到不懂的事情,要跟讀書多的人請教。你看,這事是否有什麼蹊蹺之處?”
“走,到木牆上去看一眼。光聽屯長講,在下亦是沒有任何思路。”
為照顧瘸腿的周越,李言故意減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