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朝陽,劉軍通過數十座浮橋渡過武功水,在開闊的原野上列陣。
劉備的王旗高高聳立,位於陣中。
郭嘉觀察敵軍布陣後,雙手如抱圓環,給出建議:“大王,敵軍有兩部,呂布軍驍勇,叛軍陣型散亂。需要一上將抵禦呂布軍,一上將快速擊破叛軍,然後成合圍之勢,聚殲呂布!”
郭嘉的計策可謂大膽,叛軍雖弱,可人數眾多。呂布虎狼之將,最擅長騎兵突陣。要是所選的將軍不能擋住呂布,中軍都有可能有危險。
這計策同時又有得罪人的情況,誰不想率強兵破陣斬將?
與呂布對陣,能有多少功勞?
眾將一時間有些退縮,都不想去當這個肉盾。
不過跟隨劉備數年,郭嘉知道劉備人不錯。不會對臣子玩那些彎彎繞繞。
劉備正要親自點將,關羽挺身而出:“大王,末將願親自領軍阻攔呂布。”
關羽有此選擇,有兩個原因。其一,身為劉備義弟,功勞已然不小。等劉備稱帝,大將軍必然是他的,與其他將領爭功,得不償失;其二,郭嘉的激將也讓他想與呂布親自交鋒,明明白白告訴世人,他關雲長亦是世之虎將,萬人敵!
見有人站出來領了擋呂布的任務,眾將神情放鬆,摩拳擦掌要來爭擊破韋氏的機會。
這乃是潑天大功,關係到自己封侯拜將,子孫後代的大功。而且他們的手下也在等著,豈能相讓。
俗話說得好,戰場上除了有敵人,還有爭功的袍澤。
眾人爭執不休,劉備眉頭緊蹙,掃視眾將。
數年來,劉備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今更是稱王兩年,威望一時無二。眾將立刻噤聲。
“壽成將軍在危難之際,跟隨傅少府,深入蠻荒,借羌兵數萬,助孤回到關中。”
劉備停頓一下,親自拿起銳鋒營的大旗,走下輦車,遞給馬騰。
馬騰滾落馬下,單膝跪地,雙手舉過頭頂,鄭重接過大旗:“臣謝大王賜旗!”
“此戰,卿為尖刀,孤希望能親見馬伏波的風采!”
馬伏波乃是東漢初年名將馬援,南征北站,立功無數。當年越南北部便是他率軍平定,後立銅柱以宣示漢家的威勢。
馬騰便是馬援後裔,劉備以他先祖的名聲來勉勵他。便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此戰若勝,他馬騰就是扶風馬氏的主脈,伏波將軍的新息侯其他人都奪不走。
馬騰眼神堅定,大聲立誓:“臣定斬韋氏頭顱,獻與殿下。”
劉備滿意點點頭,回到輦車,掃視眾將,噌的一聲,拔出佩劍,指向敵陣:“破軍斬將,立功建業,回歸故鄉,便是今日!諸位,殺敵!”
“殺敵!”
“殺敵!”
眾將臉紅脖子粗的大聲喊道。
士卒們亦是齊聲跟隨,聲音如麥浪般,順著初升的太陽,壓向敵陣。
呂布端坐在赤兔馬上,對此不屑一顧。俯身拍打著寶馬的脖子:“今日,你我又能再次揚威於世,哈哈哈!”
韋氏家主韋康卻沒有呂布的鎮定,他有點後悔勾連袁術,舉旗造反了。
本以為能夠順利切斷劉備入關中的道路,同時攻破郿縣,孤立長安。然事與願違,郿縣有麹昊,以孤軍三千,守了一個月。
本來答應跟著起軍的豪族很多都做壁上觀,甚至還有許多人在劉備入關中後,舔著臉,搖著尾巴去表忠心,真是一群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