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嗎?”
“嗬,依我看用不了三日!”
…………………………
“弄明白了,大人,倒是不複雜,不過有些零件不是咱們漢人工匠熟悉的玩意,沒有現成的工具加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依靠匠人手工打磨,未免有些太浪費時間。
所以依小人之見,根據這幾個零件再開發幾種刀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時,戶部發管委的一處小院裡,不停閃爍的燈泡下,幾名老匠作圍著一堆零件指指點點。
“原理都搞清楚了?”
“清楚了,應是崖州那邊的匠作風格,很是有一番巧思。”
“刀具什麼時候能做好?可能與現有機床匹配?”
“問題不大,都不是太複雜的結構,明日交予機床工坊,想必午後就能有結果。”
崔堯思忖一番,說道:“若是在這個基礎上,還能不能增加效率?”
那匠人想了一番,答道:“能是能,不過要將整個織機放大,縱向加寬三倍以上,人手也得從兩人增加到五人。”
“你預設一下效果,說與我聽。”
“是,大人,若是改進織機,布幅將從一尺八寸,變為至少八尺寬,同等時間內,相當於效率擴增了四到五倍,且布幅變寬了,相應品項也得到了提升。
至少在小人看來,以後若是製作軍帳,再不需拚接,亦可直接成型,省下了不少人工。
而人手從兩人增至五人,也不過是才增加了一倍半,與改進後的四到五倍的效率相比,相當合算。”
崔堯得隴望蜀道:“可否添加提花工藝?”
“不難,不過增配相應工件之後,還需增加一名人手。”
“那就是說可以做蜀錦咯?”
“相比之下,難免粗糙一些,難登大雅之堂。”
“那你說,對於百姓來說,是能穿上便宜但粗糙一些的蜀錦合算,還是能穿上精工細作但價格昂貴的蜀錦比較合心意?”
“自然是以價格為重。”
“那某家再問你,你說海外的土包子們,能分清什麼是蜀中良品,什麼工坊造物嗎?”
工匠搖頭:“得是勳貴仕女或是世家閨秀才能分得清。”
“嗯,去安排吧。
對了,莫要怠慢你那新同僚,雖說她什麼也不懂,可畢竟是我戶部發管委的第一塊招牌,懂嗎?”
“小人明白,一定會讓她光鮮亮麗的。”
崔堯揉揉有些發緊的眉心,慨歎自己的熬夜能力簡直退化的一塌糊塗,不過剛剛子夜就已經開始眼皮子打架。
往前數二十年,此時正應該是當打之時,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了子夜方才是清醒時刻,雖說他今年才剛剛十五。
“行了,歇著吧,這兩日多抓緊些,爭取在月底開始大批量產出,我會提前在長安、藍田兩縣招收工人,屆時趕在年前爭取屯上三兩條船的布匹。”
那匠人便問道:“要走海運嗎?大唐內部不是更好消化?”
“不了,容易出亂子,國內還是慢慢來吧,等工坊進一步將所有閒置人口全部吸納,打破了男耕女織的結構,再考慮吧。”
“大人高瞻遠矚,屬下望塵莫及。”
崔堯起身,推門而出,望著繁星點點,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今日還真是收獲滿滿呐。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