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準確的說,是如今的東都洛陽。
永徽三年夏的一場朝會討論中,為了應對長安日益緊張的人地關係、糧食配給、物價高漲等種種問題。
朝廷的上層資源開始向周邊郡城傾斜,而作為中原腹地最為富庶、糧食供給最為完善的洛陽城,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重點扶持對象。
經過一年多的前期投入,如今的洛陽不僅從規模、人文、城防以及民生上都已經接近了長安的水準。
甚至在物價、糧食供應、坊市建設上還要優於長安。
而今,對比國都長安城,洛陽的短板也僅僅在於人口數量、勳貴層次以及衙門密度上。
對了,還有一個詞經常在洛陽城的報紙上提到,那就是科技水平。
可這個詞屬於由上而下推廣的生造詞彙,對於洛陽的普羅大眾而言,這不過是長安老爺們的遮羞布罷了,甚的科技?逑也不是,不過是阻礙皇帝老子遷都的借口罷了。
俺們洛陽怎麼不比長安好?交通方便、一馬平川、四季分明,端的是生養的好地方哩。
洛陽就該是一國首府之地,就如昔日的大漢一般,由長安過渡到洛陽才是正理。
長安嘛,起家的時候算是不錯,畢竟三秦之地有悍卒,洛陽人也承認,可若論起養人,還是中原地帶最為合適!
這是中原人的執念,也是對這塊將養起華夏文明的偉大平原,最深刻的自豪。
蘇烈在此地擔任守備將軍已有三月有餘,在他心中,此地對比起長安來說,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至少對於擅於馬戰的蘇將軍來說,這裡真的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訓練。
出了洛陽城,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看著就讓人舒坦。
此刻他便在城外校場進行著例行操演,對於大平原上的步、重騎協同以及遠程炮兵的配合,蘇烈已經初步具備了屬於自己的戰略判斷。
“鳴金!把左翼那幾個毛小子給老夫揪回來!一人先打上五軍棍!”
蘇烈右手托著一枚小巧玲瓏的茶壺,抿了一口便吩咐道。
一股不算濃重的酒氣散了開來,周遭親兵目不斜視,就好似鼻子失靈了一般。
王方翼小心翼翼地勸解道:“將軍,那幾個小子是有些冒進,可不是還沒有進入火炮覆蓋區域嗎?您這便要處罰,末將以為兄弟們不一定服氣呀。”
蘇烈謔笑道:“你胡咧咧什麼?你我都是跟隨大總管打過遼東之戰的,你會不知道老夫的道理?
正經打起來,那幫炮兵們會給你老老實實的計算射擊諸元?誰他媽不是左右眼一跳,估摸著就要打?
大差不差就得了,收割性命才是要緊,誰能管的了那麼精細?誤差百十步,甚至兩百步都不算個事。
也就是操演的時候,給上官們老老實實計算一番,也給他們火器營長長臉,證明一下指哪打哪的本事。
真上了戰陣,誰顧得了那些?
知道什麼叫,絕對快,相對準嗎?
大總管的戰略是經過實戰檢驗的,抬手就能打,打了就要大概有,這便是我大唐如今的戰術指導。
壓製為主,火力覆蓋,這才是王道。
可你看看他們,衝的那麼快是趕著去投胎嗎?後方的火力覆蓋是壓製敵軍還是覆蓋他們?
就差三十步!三十步就進入火力覆蓋區域了!
但凡有一個炮口壓得低的,他們就得大規模減員。
而老夫以為,到了戰場上,這大概率是一定的!
老夫和那些識文斷字會計算的炮兵接觸過,也知道他們的心思。
他們在火力覆蓋的時候,是一定會讓某些火炮壓製射程,以達到大麵積覆蓋的效果的。
他們可不會管你騎兵怎麼做,火力覆蓋才是他們要的效果。”
王方翼一時無言,若是這般想來,將軍的做法並沒有錯,可惜將軍並沒有指揮炮兵的權利,做不到一體協同。
如今配合他們操演的炮兵也是相州府契苾何力將軍麾下借調過來的五百炮手。
王方翼不再糾結此事,反而問道:“為何好端端的要訓練什麼騎炮協同?莫不是朝廷最近有征伐的計劃?
還請將軍透露一二,末將也好在朝中運作一番,爭取一個先鋒的位置。”
蘇烈未置可否的搖搖頭:“不需,等著便是,誰也不用求。”
“還請將軍明示。”
“不該問的彆問。”
王方翼瞬間明悟,想來此戰對內不對外,若是對外戰爭,此刻隻怕已經謠言四起,然後朝廷會“不得不”出來辟謠,然後便會統一認識,加強輿論,緊接著便是全情激憤,舉國請戰。
作為遼東之戰的參與者,王方翼對這流程老熟悉了。
“是附近哪個地方鬨亂子?”
“彆瞎猜,也彆瞎打聽,做好分內之事就行了,不是什麼大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