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兩個女兒,不時在客廳與灶屋之間穿梭。
一會兒又拿著暖水瓶進來添開水。
特彆看一眼案板上的進度。
逐漸的發現,各類食材有序清理,切配出來,楊惜棠心裡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請了十多個客人,若是這餐飯出了問題,可怎麼對老父親交代?
不大一會兒,楊惜棠又進來灶屋,看到王紫如站在案板前邊醒麵,這才想起詢問:“這是打算做什麼好吃的?”
“我看你們灶屋有梅乾菜,晚上這麼多小孩子,給孩子們弄點梅乾菜鍋盔。”
“鍋、鍋盔?真是太好了!”楊惜棠自己不大擅長廚藝,但是喜歡吃,家裡的家境允許,所以她也吃過不少新鮮玩意兒。
聽說當晚有鍋盔,楊惜棠彆提多高興。
“我在省城上學的時候,吃過鍋盔!沒想到弟妹你竟然會弄鍋盔!真是太好啦!”
楊惜棠滿麵笑容的走出去,告訴孩子們這個好消息。
客廳不斷響起陣陣歡笑聲,楊偉賢滿79進80歲壽數,膝下四個子女各自邀請了一兩位摯友參加當晚的壽宴。
鄒部的妻子楊惜棠,是楊偉賢的幺女兒,當年讀書畢業之後接的楊偉賢在銀行的班。
楊家另外三個子女,大兒子和二兒子分彆是中學和小學老師,用這個年代的話來說,全家人都是吃供應的城裡戶口,比起縣城下邊的小鎮或是村子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
當晚,楊偉賢的幾個老朋友,也是當年銀行裡麵一起工作的退休乾部。
大家難得歡聚一堂,聊得最多的除了幾個上了年紀的退休老人年輕的時候鬨出的一些洋相,惹得滿堂歡笑不止。
大家笑著笑著便聊到了各自子女的工作,楊偉賢膝下的孫子外孫全都圍著大人玩兒。
“想當年啊,我們縣城剛出現銀行,主任徐忠明號召我們每個人都存一點錢,第二天,我就帶著5塊錢去辦了張存款單還被評為先進呢哈哈哈……”
一片笑聲中,一位戴著銀邊眼鏡的青年才俊,正是韓家老三,韓棣行笑著從沙發站起來,對旁邊的人說了句,“我去解手。”
穿著藍色西裝的青年從客廳出來,走出去,到樓層公共茅廁解手。
去的時候,匆匆忙忙。
解完手回來,經過灶屋窗口的時候,飄溢著一股麻辣鮮香的誘人香氣。
在這樣熟悉的氣氛下,王紫如覺得很自在。
“海鮮除了水煮和上籠蒸,新鮮的蝦子也可以像這樣剝殼,剁了做蒜苗蝦丸啊……”
聽得灶屋裡麵突然冒出了這道略顯成熟的女聲,韓棣行剛從窗口走過去的身軀一頓,回味過來,連忙倒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