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的話題,不得不擺在明麵兒。
作為王家的當家頂梁柱,王東升嘴裡包著一口飯菜,幾大口咀嚼咽下去,眼睛看了看一大家子。
尤其是大兒子王宗明和李慧兩口子是個什麼反應,好在他倆並沒急著開腔。
“既然親家把話說到這份上,我也說說我的意思。”
王東升擱下手裡的飯碗,“宗浩還年輕,沒什麼社會經驗,親家你可彆看他現在進城找到了活乾,萬一,說句不好聽的,萬一將來還得回村呢?”
“所以我和宗浩媽覺得,咱們一家人擠在一起,多少也能幫襯到他們這個小家。”
“是啊,萍萍媽,分家這種事馬虎不得。”林秀英也不同意分家,想讓剛結婚的小兒子跟著他們生活一段時間。
她太了解小兒子,性子急躁,不像他哥王宗明做事踏實,眼看著陳萍萍也不像大兒媳那樣頂得起家務事,換句話說,他們當父母的應該照拂小兒子一家。
李慧見狀,眼角悄悄瞥了自己男人一眼。
雖然她對陳萍萍爸媽這種乾涉王家的家務事很是詫異,但她早就想分家,尤其是看到小叔子突然退了朱家的親事,回頭立馬和陳家訂婚。
萍萍媽笑了笑,看向王家大兒媳婦,賊精賊精的樣子,“李慧,再過幾個月你也要坐月子了,還住在一起,你坐月子開小灶,你們也不方便呀?”
“開什麼小灶?”王東升也不怕得罪了大兒媳婦,沒好氣道:“又不是生頭胎,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
“嘿嘿,東升啊,你還是問一下你兒媳婦的意思吧。我覺得吧,到時候萍萍這肚子很快也會踹個小崽子,這一個鍋裡怎麼煮兩種小灶?”
“嬸子您這話說的…”李慧很生氣,王家要不要分家,什麼時候輪到她親家母來當家做主了?
陳家這是明擺著逼他們分家。
那就分。
王宗浩傻話也沒說,反正分家不分家,都是照樣過日子。
隻要不會虧待了他的萍萍。
“萍萍,下午我就要進城去了,你送我到鎮上去坐車吧。”王宗浩嘴裡大口吃著飯,用手肘撞了一下萍萍故意打斷大家的分家話題。
陳萍萍捧著碗筷,扭頭看了宗浩一眼,“哦。”
這一幕落在雙方大人眼裡,彆提多高興,說明小兩口感情好,如膠似漆似的。
下午,目送小叔子和陳萍萍去了鎮上。
李慧回到房裡,憤然坐在床沿,抓起抽屜上的梳子梳了兩下“啪”的一下子丟下,心裡又氣又難受。
看著跟著她進屋來的丈夫王宗明,說道:“小叔子的婚事辦完,咱們就商量宗族,請他們過來主持分家。”
王宗明對分家的事情沒想過,覺得這種大事還得聽父母安排,安慰道:“看爸媽到底怎麼個意思,宗浩才去城裡幾天?你們著急分家,宗浩要是不同意,這事先放一放吧。”
“宗明!不是我說你,陳萍萍爸媽今天過來吃飯可能就是為了替她閨女提分家的事情,你怎麼還覺得宗浩不同意?”
王宗明一臉難色,輕輕拍著妻子的肩膀,語氣溫和,“我問問爸媽再說。”
想著合適的機會是不是和爸媽提一嘴分家的事情。
王宗明考慮事情比較成熟,同時也會顧及家人,可眼看著他妻子肚子裡揣了小老二,再過兩三月乾活也越發吃力。
這些天看到弟媳婦兒陳萍萍天天待在王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儼然就是個甩手掌櫃,隻怕是指望不上她每天早上起來給一家人做早飯。
那邊,王宗浩和陳萍萍出了龍王村,眼見公路上沒有其他人。
倆人便像幽會一樣,站在公路邊上抱著啃了起來。
事情也是湊巧,他們正好經過龍王村與青龍村的岔路口,兩個村的村民都是從這裡去鎮上趕集。
張康領著他大哥,還有兩個本家堂弟,帶著打獵的家夥事剛走到快要到路口時,卻看到前邊路口一對小情侶好像親熱呢。
“張康,前邊那姑娘像不像陳萍萍?”張康大哥問道。
張康嘴巴抽了抽,“一對狗男女!大白天在路上也這麼不知廉恥。”
站在十字路口的兩人,也聽到有人朝這邊走過來,連忙鬆開,繼續趕路去鎮上。
兩撥人一前一後相距也不太遠。
到了鎮上,王宗浩帶著陳萍萍去米糕店,打算買點米糕,結果米糕店蒸的米糕還有一會兒才熟。
站在米糕點門口,王宗浩看到張康一行人走進了去紅梅的公路,“那混蛋是不是去紅梅村找我姐夫進山打獵?”
“可能是的吧,張家也要辦婚事了,不去山裡打點山貨拿什麼辦酒席?”陳萍萍嘴裡嘲諷道。
“嘶!”王宗浩撓撓腦袋,“我們也要辦婚事了,到時是不是讓我爸他們也去紅梅村後邊的山裡打點山貨?”
總不能酒席上全部都是海鮮吧。
村裡結婚辦酒席,那都是講究幾碗肉菜,再搭配幾碗素菜。
畢竟新郎家要收人情,席麵辦的太差哪裡好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