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距離青龍村很近,村裡不少大人小孩都跑出了村子,更是跑來岔路口迎接張康的迎親隊伍。
青龍村的大人小孩也發現了從龍王村出來的娶親隊伍,好事的小孩湊過來,指著新娘子陳萍萍,嬉笑道:“她原來是要嫁給張康的呢!”
“唉,她沒福氣呀,你看,朱豔可是坐著自行車到新郎家,一步都不用走哩。”
“聽說陳萍萍現在嫁的男人就住在他們家對麵呢,這還要自己走路到村外繞一圈,就是不曉得新娘子的腳走痛了沒有哦哈哈哈…”
一群孩子當著陳萍萍的麵笑得東倒西歪。
也不知是不是王家迎親隊故意,眼看著王紫如和堂姐領著隊伍正在岔路口調頭。
路總管忽然回頭,高聲道:“大家都累了,先停下來歇口氣。”
“嗨喲!”緊跟在後邊抬著陪嫁的漢子們,喊著號子原地放下肩上沉重的陪嫁,一個個滿是喜氣的站在公路中間,還有人走到岔路口觀看青龍村的軍人新郎娶親。
“哎喲喂!還是張家娶親洋氣,自行車都用上啦?”
“不管咋說啊,新娘子一步都不用走就到了新郎家,那才幸福。”
“這麼一看,張家新郎官也是一表人才呀。”
王紫如和堂姐站在岔路口,硬著頭皮聽著漢子們的奚落嘲諷。
在這貧窮的鄉裡,鮮少看到誰家娶親是新郎親自去女方,張康這次不但親自去女方迎娶新娘,還特地去縣城武裝部借了一輛自行車。
此刻的新郎穿著一身軍裝,推著一輛大八大杠自行車,他的新娘子打扮得花容月貌,雙手扶著車座一臉嬌羞。
張康像個異類,第一次讓新娘子坐在自行車上到夫家,迎親隊一路上引來無數村民們看熱鬨。
“咱們也歇口氣,大家今天幫張家娶親,這一路抬陪嫁很是辛苦,來,抽根煙。”張家請的路總管見王家娶親的停在岔路口,趕忙也叫大夥停下來抽煙。
這麼好的打臉王家的機會,他們哪裡會輕易放棄。
張康推著新娘子,還是按照規矩跟在兩位娶親的嫂子後麵。
“豔兒,渴不渴?路程這麼遠辛苦你了,來,咱們喝口熱茶!”張康把自行車立在原地,從自行車的車龍頭取下隨身攜帶的軍用水壺,擰開蓋子遞給朱豔。
朱豔在兩位娶親的嫂子的注視下,本想說不渴,不過她瞥了眼對麵不遠處站在娶親隊伍中的陳萍萍,羞澀一笑,順從的接過水壺小小的抿了一口,然後把水壺還給張康。
翟惜墨看了看自己的妻子,隻見小女人那張臉都要變綠了。
他假裝沒看見,走過來,低聲問:“這都幾點了,這麼晚才娶親?”
王紫如故意咳嗽了一聲,沒好氣道:“還不是陳家嘛。”
站在她後麵的陳家的兩個嫂子和一個堂兄立刻就撇嘴道:“這事怎麼能怪陳家?是你弟弟做的太過分了,你看張家,還用自行車娶親。”
“算了!區區一個當兵的了不起呀?宗浩連銀行的乾部都認識,以後萍萍可是要去縣城過好日子的…”
這話還沒說完,立刻就被其他人拍了一下,示意她閉嘴。
王紫如笑了笑,回轉身,看著陳萍萍的堂嫂,“張家這麼好,陳家當初為什麼要退婚呢?”
“你…”
“嘖!怎麼還吵架呢。”
翟惜墨見狀,趕忙拍了拍妻子,低聲道:“差不多你們也該啟程了。”
王紫如點點頭,跟著翟惜墨走到張家的娶親隊那邊,卻沒走到迎親隊中間,而是站在公路邊上,看著朱豔,“張康,恭喜你終於抱得美人歸啊。”
“嘿嘿,謝謝嫂子。”
張康也是眼神恨恨的剜了那邊的陳萍萍一眼。
“是這樣的,她們兩個新娘子這麼巧遇到一塊兒了,按照規矩,是要交換手帕的。”王紫如一臉笑意,看著張康和朱豔二人,“是你們過去送手帕,還是讓我弟媳婦兒過來?”
“交換手帕?這誰定的規矩?”張康濃眉皺起,早曉得有這茬,他們應該快速通過岔路口。
這時,從青龍村出來看娶親的村民們也跟著附和道。
“對,王家丫頭說的沒錯,兩個新娘子確實要交換手帕,這叫手帕之交。”
“說明她們兩個新娘子有緣分嘛嗬嗬嗬。”
張康才不想聽什麼封建迷信,“要是不交換會怎麼樣?”
“這沒人曉得,應該一旦這種事情發生,都是交換了手帕的,而且將來兩家還可能成為親戚呢。”
“我可去他的親戚!我們不交換!”
“張康,”朱豔輕聲叫道,“你推我過去,不管陳萍萍願不願意,我的手帕都可以給她。”
這年代,手帕就像信物一樣,可以作為送給另一半的貼身之物,還能作為像今天這樣的場合下的情誼交換。
張康硬著頭皮,推著自行車徐徐走到了岔路口。
他看著王紫如,“嫂子,我們願意交換手帕,麻煩你喊那邊的新娘子過來一下吧。”
王紫如轉身回到這邊的隊伍,拉著陳萍萍走到岔路口,“交換手帕,這是咱們鄉下姑娘出嫁的禮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