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房玄齡等人突然回來,自然是有原因的。
除了將李承澤交待的任務完成以外,
便是他們現在所商談的事情。
定新都。
現在疆域擴大之後,天都城太偏遠了。
從天都城下個命令,傳到最北方怕是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趙普拱手道:“殿下,臣認為這舊都不必廢,另立新都即可,可設南北二京都。”
“畢竟問鼎閣、乾元山河廟還在天都城,況且大乾立國一千餘載,京都天都城早已深入人心。”
房玄齡捋著頷首道:“臣也認為如此。”
李承澤點點頭:“那依列位看,這新都另立在哪?”
張居正指了指地板:“就在這上京城,不過要改個名字。”
張居正解釋道:“上京城本有皇宮,修繕即可,不用大興土木,此其一。”
“北周宗室和官員雖然被清洗,但京兆府、六部等部府衙俱在,又可省下一筆錢銀,此其二。”
“北周居於大乾、平陽、南幽、天墉、大荒等多個王朝的中心。”
“雖然現在天墉、大荒未在殿下治下,但將來必是大乾疆域。”
“上京城這位置剛剛好,此其三。”
李承澤環視眾人:“都沒有意見吧?”
趙普、賈詡、辛棄疾、房玄齡等人都搖了搖頭,紛紛表示沒有意見。
李承澤頷首道:“既如此,那就定在上京城,不過上京城這名字確實要改一改了。”
“諸位對這新都的名字有何建議啊?”
議好新都名字後。
緊接著進入了第二個議題。
“接下來說說這封賞的問題。”
房玄齡當即表明他的態度。
“殿下,臣認為霍將軍、趙將軍等人要賞,但不能忘了原本的大乾將領。”
“像沂州畢獅駝的副將墨北,在平陽一戰中表現優異,這些人也不可忘記。”
“又比如通州那新降的封聽烈,在通州一戰也是軍功累累。”
在房玄齡看來,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乾這些本土武將也不可忘記。
李承澤頷首道:“當然,我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
除了正麵作戰的北軍,西軍、東軍和南軍都出了不少力。
他們護好了糧道,將後方糧食運往前線,可以說軍功章也有他們一半。
“那此戰功勞第一當屬何人?”
辛棄疾和韋睿等人皆異口同聲:
“毫無疑問,呂布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