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宮,大興殿。
李承澤高坐禦座目光掃過下方文武百官,一左一右是典韋和許褚。
張居正從文官一列走了出來,代替李承澤宣布之前定下的各項決定。
其一,將上京城改名陽翟,定為北都。
北都城陽翟,南都城天都。
其二,定年號為建元,明年為建元元年。
其三,大乾疆域重新劃分為三十三州,
九州為上州,分彆是:揚、荊、梁、徐、豫、雍、青、兗、冀州。
北都陽翟在豫州,南都天都在雍州。
州、郡、城、縣、鄉分五級行政區劃。
一郡內城、縣數量由地勢劃分。
刺史、郡守、知府、縣令、鄉正為各行政區劃最高長官。
除豫、雍兩州外,上七州刺史為三品官,其餘二十四州刺史均為四品。
刺史佐官為:長史、彆駕、司馬,皆為五品官,但長史地位最高。
至於豫、雍二州,
因為北都陽翟和南都天都的存在,
不設刺史,設京兆府和京都府。
設府尹,從三品,和少尹,從四品,
而一縣除了縣令,主要佐官有縣丞一人人、主簿二人、縣尉三人。
中央那就太多了。
丞相不止一個,尚書令、兩個中書令,左右仆射、門下省侍中二人,共計七位丞相。
且還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無宰相名,但可代行宰相之權。
不過目前隻有原宰輔狄南被封為侍中。
因為這七位丞相,自然都是要留給李承澤自己的人。
不過要讓他們先去州郡,各自立個功勞後才好升遷。
除了三省六部,還有禦史台三院、九寺五監、南北禁軍。
張居正和房玄齡分彆擔任京兆府尹和京都府尹。
而趙普、辛棄疾、韋睿、徐庶等人暫領州刺史,同時領一州軍事。
賈詡、魯肅另有安排。
這之後自然就是封賞眾將。
張居正照例先是念了呂布的功績。
“武王呂布,於陽翟外斬北周武王東方靖成,奪幕天陣盤、北周鎮國劍韶光劍。”
“奉天子明詔,冊授呂布為正一品鎮國大將軍,領北衙禁軍神策軍,統領禁軍兩萬,保衛京師、行征伐事。”
其實就是原本的狼騎擴充改成神策軍。
而潘鳳、華雄成為神策軍兩大副統領,負責日常訓練。
呂布手握赤龍方天戟朗聲道:“臣呂布,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