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由於鐘刑的出現,此時的保鏢天團十分豪華。
李承澤在王素素、呂布、宇文成都、趙雲幾人,
率領神策軍、左、右虎衛等幾大禁軍的護衛下,平安抵達北都陽翟。
因為人馬較多,而且沿路有人在改官道,曆時十五天,李承澤才抵達陽翟。
陽翟位於目前疆域中心,政令更容易下達,四方戰線若有要事發生,也可以更快做出反應。
文武百官大多會隨之遷移過來。
南都天都城則由李建業和李孟洲坐鎮。
除了不管事的兩人,天都城最高長官,
變成了坐鎮京都府的京都府尹房玄齡。
雖然天都城是很穩固的,
但房玄齡在那裡要做的事情不少。
他做的第一件事先是發布招賢令,
在京都府廣納天下賢才。
先是猛誇了一頓李承澤,說明李承澤求賢若渴,又言明德才兼備的重要性。
因為李承澤很重視這一點。
李承澤寧願麾下的人少一些,也要多一些魏征、海瑞、楊漣這樣的人。
要知道,當時的大明朝有多少百姓想在海瑞的治下生活。
大乾王朝並非亂世,政權十分穩固,
且肉眼可見的未來也很穩固。
除了張居正和房玄齡等自己人,大乾原本各州官員也迎來了一次升遷,
縣令升知府,知府遷更大的城池,
或者直升郡守。
至於各州長官,由李承澤的自己人,還有原本大乾王朝高官中的有功、有用之臣中提拔。
還從原本已經開設的大學中破格提拔一些年輕賢才,
開始擔任鄉正、縣尉、主簿、縣丞。
所以即便目前大乾缺人,
但沒有到特彆缺的地步。
用不到唯才是舉,不論德行。
況且原北周、平陽官員降了不少,能用的繼續用,有的還升官了。
比如跟隨東方曜的一小部分官員。
不能用的,又沒有荼毒百姓的,李承澤就讓他們歸隱山林了。
至於最後一種,即便是降了,李承澤依舊讓人將其下了獄,若有重罪,就地斬殺。
房玄齡發布的招賢令在各州同時實行。
所有揭榜之人通過一定考核,可由房玄齡和張居正等人親自接見,
隻要能通過他們的考核,破格提拔也不無不可,甚至還說未來有機會登上兩儀殿,見到當今陛下李承澤。
這句話是真的。
若是能招攬到賢才,禮賢下士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