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去勸降東海王朝四州之地的人選,
李承澤最終選了諸葛亮。
讓諸葛亮去說服東海四州投降就行了。
實在不行諸葛亮也可以物理折服。
天天在皇宮內雷暴雨,頂不頂得住?
雖然李承澤覺得即便不派人去納降,
想必他們也會自上書請求保護,成為藩屬國的。
畢竟他們當初也是這麼對天墉王朝的。
但東海王朝四州之地就在天墉燕州旁邊,用不著什麼藩屬國。
雖然四州相較於現在的大乾確實不算什麼,但到手的為何不要。
天墉九州、聽雪南五州,
再加上東海王朝的四州之地,
大乾一共坐擁五十九州之地。
南域有三大分界線,
西起十萬大山,東至大方江的支流百川入海,是南域最南方的第三道分界線。
這第三道分界線下,
除了西玄王朝的一部分南方疆域,
和其更西的寶珠王朝,
寶珠王朝以西,
則是被蠻族控製的百莽高原。
那裡因為有超過百個蠻族部落聚居,
因而得名百莽高原。
除了這三個地方,第三道分界線的疆域儘在大乾王朝手上了。
也就是等大乾拿下西玄王朝南方疆域,
及更西的寶珠王朝,
將百莽高原上的蠻族消滅。
第三道分界線以下便是整個大乾王朝!
大乾也將成為連雲、月丘後的又一個超級王朝,所占疆域甚至超過這兩大王朝。
連雲與月丘兩大超級王朝,
在南域最北方一東一西相愛相殺。
而拓蒼皇朝基本占據了第一到第三道分界線的疆域,但沒有完全占領。
雖然是三道分界線,
但分界線並不是平均分,
一三道中間的地盤是最大的。
因而即便拓蒼皇朝所占疆域已經超過12,000萬平方公裡,但還是沒能占據所有地盤。
第一和第三道分界線中間的地盤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因而拓蒼皇朝的周邊還有不少王朝,算起來得有二十來個。
尤其是北方的連雲與月丘王朝早已與其接壤,雙方摩擦不斷。
雖然連雲與月丘國力比不上拓蒼皇朝,並且雙方摩擦不斷,
但麵對拓蒼皇朝的進犯,雙方總是能停止乾戈,一同阻止拓蒼皇朝軍隊的進犯。
更何況他們有幫手。
當今天下三大佛寺之一的法華寺。
法華寺明麵上不會幫,
但世人皆知法華寺的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