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澤驚訝道:“這是”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笑道:
“此物是我所造,自然可隨我心意。”
李承澤看向一旁驚呆了的蔣琬吩咐道:
“公琰,寫兩篇詔令,一篇給辛都督,一篇給荀都督,著令二人遣人在雲州、涼州開挖長音石,送回京都。”
蔣琬點了點頭:“是,陛下。”
蔣琬剛才就被叫過來了,隻是沒有說話,因為事關重大,他默默地在磨墨。
蔣琬也清楚這種實時溝通能給後勤少了多少壓力。
管後勤之人能清楚地知道前線究竟需要什麼,合理地調集後方資源。
且不用擔心疏漏,
有錯漏趕緊聯係趕緊修改即可。
李承澤的心情同樣十分激動。
玄幻版的實時手機通話,著實有趣。
李承澤笑道:“孔明先生立下了大功,可有何想要的?”
諸葛亮啞然失笑,搖了搖頭道:
“陛下,不必了,再說也賞無可賞了,陛下都封我為乾安王,又是正一品的欽天監監正,還要如何賞賜?”
李承澤沉吟了一會兒才道:“既如此,那就由孔明先生來為此物命名如何?”
如果讓李承澤來取名
遙遙領先。
專為發燒者而生。
“陛下容亮思慮一番。”
諸葛亮站了起來,在禦書房中踱步。
他一邊踱步一邊輕搖羽扇說著:
“古往今來,傳遞信息的方式無非就是飛鴿、快馬、書信、旗幟、烽火、暗號等方式。”
“要論傳遞消息速度最快的,當屬烽火,既如此”
諸葛亮轉過身來,看著李承澤笑道:
“此物便喚烽火令,陛下以為如何?”
烽火台一般十裡隔著一座,
也就是五公裡。
若按照最好情況計算,加上天氣良好,兩到三分鐘應該就能傳到下一個烽火台。
按照最好天氣情況,且假設守軍儘忠職守,損耗時間忽略不計,一個小時傳遞個120150公裡問題不大。
當然,這是對於普通的古代。
大乾有更離譜的信息傳遞方式。
大乾在籍飛鷹隊——烈火鷹。
烈火鷹雖然隻是五階凶獸,
但是它最出名的便是速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