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關的整個崖壁幾乎是垂直於地麵的,崖壁上平整光滑,沒有任何溝壑,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被人為切開的。
因為返虛境手持九轉神兵都無法破壞玉石壁,因而此石壁又得名金剛石壁。
能做到這件事的,衛青估計隻能是合道境以上的武者,或者地神兵以上的神兵才能做到了了。
衛青不確定有沒有合道境或者以上過來破壞過,可以肯定的是許褚暫時敲不壞就是了。
聽聞衛青如此誇讚這麵玉石壁,許褚也來了興趣,許褚用錘子試了一下。
不過他還是很清醒的,隻是用了本身的力量,沒有調動天地之力。
結果很明顯,許褚越打越氣急敗壞,
但玉石壁毫發無損,不動如山。
衛青讓許褚待在這裡就是因為他破壞力高,玉石崖這邊,許褚可以竭儘全力,不用擔心破壞玉石關。
同樣的,衛青給他的命令是他自己可以下去,陌刀隊要看清楚才能出,主要還是用來守關。
許褚欣然領命,他隻是看著大老粗罷了,許褚並不傻,且服從軍令。
陌刀已經逐漸在各軍中配備,隻是數量不是很多,隻能裝備給精銳部隊。
陌刀不光是步戰,反騎可用,
守城也是一大神兵利器。
不管是砸還是砍,一柄大刀直接砸下,沒有普通士卒能擋得住的,就是蠻族精銳也一樣。
關於玉石關的記載,書中有言:
“玉石關,不容車馬。”
可以知道玉石關是何等的險要。
再將視線往南,已經到了防禦的中段,把守摩霄關的足足有五人,宇文成都、霍去病、聶政、徐晃和公孫瓚。
這是因為摩霄關的特殊之處。
過了摩霄關後,是一大片平原,足以長驅直入直插腹地,此關失守會出大問題的。
因此衛青在這裡派了重兵把守。
摩霄關外也有一處開闊的山穀腹地,兩側有山,分彆為摩雲山和玄霄山,海拔不算高,可以設伏兵。
伏兵也已經準備就緒,分彆由徐晃和聶政率領步卒,配巨石、強弩和橫刀。
而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守在關內。
五千白馬義十騎為一行。
如果埋伏成功,那下方立馬大開城門,公孫瓚率領五千白馬義從直接衝殺。
而上邊的霍去病和宇文成都是吸引注意力用的,這兩人的修為足以讓蠻族將視線完全注意在他們身上。
再從往南還有三個關口,
赤離關,龍門關和獅子關,分彆由衛青、班超和尉遲恭率領將士們鎮守。
下了高原之後,百莽高原距離最近的長城約三百裡,這對於蠻族精銳是很短的一段距離。
隨著蠻族的不斷靠近,跟馬超一樣,
各自坐在烽火台的衛青、霍去病、班超、尉遲恭等人居高臨下。
很快發現了蠻族下高原入侵劍南道。
警戒的鐘聲敲響,在各守軍將領的一聲令下,安西軍們立刻進入戰時警備狀態。
儘管宇文成都、高寵和尉遲恭他們是空降安西軍指揮軍隊。
但安西軍早就被衛青、霍去病、王忠嗣等人訓練得令行禁止。
即便是第一次和安西軍接觸的宇文成都等人,指揮安西軍指揮起來也是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