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二年十二月一日,剛剛打下的黔中道,黔東道防線已經布成。
最北方的洛王城由蘇定方坐鎮,但是洛王城的東西方向是北齊和七玄王朝。
如果想要直麵拓蒼皇朝的話,需要先把西邊的北齊王朝給吞並。
洛王城是一座堅城,其實不怎麼需要防守,但是蘇定方也是有事要做的。
洛王城位於三大王朝三州交界之地,是通商的要道。
當然,現在是兩大王朝了。
雲羅王朝已經變成了大乾的黔中道。
蘇定方要做的就是把守洛王城的商途,讓北齊王朝和七玄王朝的商人不得已幫助大乾,例如從內部反動,直接打開城門。
畢竟商人逐利,如果他們想要賺錢,走洛王城這條商途是最容易的,不然繞道的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而且黔中道也已經是大乾的疆域了,繞黔中道自然是不可能的,唯一剩下的就是繞北方了。
但是北方可是有匪患的,不像大乾這樣抓得這麼嚴,那就需要大量的護衛,而護衛也要花錢。
洛王城以南的黔中道是由徐達駐守的,並給他配了狄青、常遇春和夏魯奇,甘寧。
黔中道以南則是黔東道,這裡由李靖負責把守,還有邊境王翦、樂毅、薛仁貴、皇甫嵩、尉遲恭和太史慈等將領。
黔東道以南則是劍北道,這裡是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和周泰。
劍北道實際上需要防禦的陣線其實並不多,也就兩州之地,南方還有辛棄疾這種後勤。
除了布防以外,這些人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剿匪,黔中道和黔東道還是有不少匪患的。
離洛王城更近的黔中道倒是還好,
但是黔東道的匪患尤其的多。
各將領將暗探和煙雨樓的消息整合到一起,在黔中道,黔東道兩道迅速剿滅所有的賊匪。
大軍出動剿滅賊匪效果顯著,這兩道的治安迅速在變好。
並且李靖和徐達等人都保證,如果之前隻是搶劫,但沒有人命是可以直接下山投降的,既往不咎。
但如果是強搶民女和殺了人,那就不行了,按大乾律論處,基本上都會去服徭役,除非說是特彆殘暴的,才會判處死刑。
李靜和徐達等人的這套說辭效果極其明顯,不少賊匪都選擇投降下山。
畢竟不少人成為劫匪,這隻是因為土地被人家搶走了,或者沒有謀生手段,生活不下去了。
不少人在上山成為賊匪之前,隻是農民或者普通的職業。
既然現在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且有工作的機會,他們自然會選擇下來。
黔中道和黔南道雖然也算不上百廢待興,但是還是有不少事情要做的,鋪設官道發展經濟,將運河和南方連通。
運河是肯定要做的一件事,畢竟想要運糧的話,通過運河是最方便的。
這次的運河是從洛王城、黔中道、黔東到劍北道的一整條由北往南的運河,再連通南方的平陽道。
另外,從劍北道還會有一條朝著西南方向與江北連通的運河。
也就是說北方的運河來到劍北道以後會有兩條運河,一條連向南方的平陽道,一條連向西南方向的江北道。
這樣一整條運河建下來的話,以後不光是運糧方便,交通也會方便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