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蒼皇朝現在表麵看起來像是一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實則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皇帝季星北與閻輔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了,雙方的政見不和逐漸加深了矛盾。
現在能夠維持體麵的關係,完全是靠著閻輔本人的退讓。
其次就是閉關鎖國和貿易禁止引起的商賈巨戶和世家大族的不滿。
再者便是連年的征戰導致的賦稅增加。
現在的拓蒼皇朝之所以沒有爆發出來,是因為還沒有遇到真正的危機。
一旦拓蒼皇朝經曆一次重大的打擊,這些矛盾將會一次性爆發出來。
如果拓蒼帝的人看出來倒還好,
但是季星北並沒有看出來。
因為南方距離天蒼城確實是太遠了,
想要真正地了解拓蒼皇朝的邊疆,親自去一趟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南下對於季星北而言是不存在的,因為他不信任閻輔。
他害怕如果自己離開了天蒼城,閻輔會不會直接找一位新的皇帝來取代他?
這種事情彆人很難辦,但閻輔就是做得到。
因為閻輔現在是四朝老臣,且所有人都知道他忠心耿耿,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拓蒼皇朝,沒有私心。
之前季星北嘗試針對過一次閻輔,季星北讓人上了一道奏疏,彈劾閻輔貪汙。
沒成想閻輔根本就是兩袖清風。
而且閻輔對於閻家人的約束是很多的,尤其是不允許他的兒子和孫子仗著他的名字作威作福。
接到奏疏以後,季星北假模假樣地說明自己相信閻輔,絕不信這種東西。
結果是閻輔請求徹查閻輔及閻家。
結果顯而易見,什麼都沒有查到,這讓閻輔在一眾文武的威信又上了一重天。
這也加深了季星北和閻輔的隔閡。
閻輔很清楚這個所謂的彈劾是怎麼來的,隻是他選擇了隱忍和退讓。
一切都是為了拓蒼皇朝的穩定。
閻輔還在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告老還鄉了,但想著季星北還不夠成熟,他想著能夠在季星北身邊多幫一下。
在上一任拓蒼帝在位的將近40年的時間裡,
拓蒼皇朝能夠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拓蒼帝和閻輔之間的相互信任。
這是一對君臣佳話。
可惜這個信任在閻輔和季星北之間是不存在的,季星北並不信任他。
畢竟季星北派人刺殺過閻輔,他不信閻輔如此大度,一點仇都不記。
其實閻輔並非是不記仇,隻是相比較於拓蒼皇朝的穩定,他選擇了妥協。
目前這些情況李承澤都是知道的。
若是能夠在與拓蒼皇朝交戰之前,或者在交戰期間,
閻輔下台對於拓蒼皇朝將會是一次比較重大的打擊。
針對這一點,賈詡已經在準備了。
雖然拓蒼皇朝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肅清拓蒼皇朝內部的細作,但很可惜,他們沒有能真正抓到大乾的細作。
他們隱藏在民間,玩的一般是輿論戰。
賈詡分化閻輔和季星北玩的也是輿論戰,讓閻輔倒台也是打算這麼做。
賈詡打算在民間挑起輿論,
並且讓季星北聽到這個輿論。
這些輿論都是事實,也就是季星北派人刺殺閻輔,還有季星北曾經做過的一些事。
這些事知道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