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炎嵩的強烈建議下,風耀武最終沒有選擇率領風雲騎出城迎戰。
哪怕風雲騎有整整十二萬騎兵。
因為風陵道的北三州是可以戰略性放棄的,隻要給大乾造成一定的損失即可。
拓蒼皇朝當時想拿下風陵王朝,並不是因為風陵王朝有多重要。
隻是風陵王朝南方的風陵江重要,可以隔著風陵江和大乾劃江而治。
憑借著風陵江天險,完全可以用很少的軍隊起來很大的防禦效果。
很可惜,拓蒼皇朝沒能達到這個目的,風陵江都已經被大乾架起橋溝通南北了。
既然沒有能拿到風陵江這個戰略目標,那北三州其實就不是很重要。
北三州的山前十六城和山後九城的攻城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他們當時先打的是山後九城,
山後九層多山地,隻有少數的豁口能夠攻打,攻打難度非常高。
至於山前十六城,除了將城池圍起來的護城河,還真不能說有多難打。
季炎嵩的建議是先防守,看看大乾那邊有沒有什麼秘密武器。
為此可以戰略放棄山前十六城。
隻要能夠逼出大乾的秘密武器,
放棄一些城池也沒有什麼。
若是季炎嵩沒有慘敗之前,
身為爭天騎將領之一的季炎嵩完全就是說一不二,用不著與風耀武商量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季炎嵩雖然還是炎王,但他隻是一個五品的將領,決定要由風耀武來做。
最終,風耀武采納了季炎嵩的意見。
主要是風耀武也確實沒有真正見過大乾的軍隊,隻是從慘敗的人形軍報季炎嵩口中得知。
按照季炎嵩的建議先試探一下大乾的實力,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大乾這次並沒有打算隱藏,剛來就給風耀武和季炎嵩他們上了一課。
沒有吊橋沒關係,現搭。
這正是改良版的雲梯。
其實這個已經不能叫雲梯了。
雲梯的名字一聽就是往上爬的。
隻不過是借用了雲梯的四輪車車架。
準確的說法該叫移動橋梁。
攻城戰同時在多座城池打響。
楊再興、楊業和高衝也不再隱藏,直接縱馬飛躍護城河,掩護著移動橋梁的搭建。
同樣,在彆的城池也有張遼、折可適、高順等人掩護。
高順的陷陣營也是搭盾,齊齊掩護移動橋梁的搭建。
嚴安國、嚴少雄、畢獅駝、封聽烈等人負責移動橋梁的搭建。
季炎嵩他們隻有兩個應對方案,
要麼在城牆上將護城河對岸正在搭建的移動橋梁給破壞,要麼就是放下吊橋派人突破。
但是放下吊橋就相當於給大乾大軍搭橋梁了,所以風耀武、季炎嵩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破壞移動橋梁。
可是有楊再興、楊業、高衝和張遼等人一夫當關,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破壞。
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移動橋梁固定在護城河的對岸,甚至還用上了船錨作為輔助固定。
他們原本以為這座臨時搭建的木橋是不可能支撐大軍一同衝過來的,
但是大乾的大軍比他們想象中的要井然有序,大軍並沒有一股腦衝過去。
他們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作為先鋒軍的輕騎兵衝過了移動橋梁。
守軍將軍不約而同下了同一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