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撫養的孤兒識文斷字這件事,陳青衣倒是有讓人去做,但收效甚微。
也就是學堂的模式,並且有真正的教書先生才能教得好。
對此,李承澤給的建議是建草廬學堂,能教幾個是幾個,說不定還能出現幾個大才呢。
李承澤和陳青衣的這場談話非常久。
從孤兒到大橋,從話劇到蒸汽機車,從水泥路到圍棋,堪稱談天說地。
唯一沒被兩人提起的可能是修行。
李承澤原本並沒有打算和陳青衣談什麼條件,純純交朋友。
但陳青衣自己cue了。
陳青衣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承澤。
“陛下讓我千裡迢迢從東域來南域一趟,總不會是隻想跟我談這些吧。”
不過陳青衣的語氣並沒有逼迫的意思,更多算是他的疑惑。
李承澤如實以告:“原本是想和陳盟主談一些合作,考慮之後放棄了。”
“合作?陛下在東域想要什麼?”
“整個東域。”
饒是陳青衣聽到這個答案,都不禁驚訝地挑了挑眉。
驚訝於李承澤的直覺,驚訝於李承澤的胃口,也驚訝於李承澤的信心。
李承澤連南域都還沒有一統,就開始考慮著手東域的事,可見其信心。
這種事情如此平靜的說出口,也足見李承澤的決心。
陳青衣沒有說李承澤的胃口太大了,年輕人有些夢想總是好的。
但實際上李承澤這個夢想跟陳青衣是有一些衝突的,
戰爭勢必帶來戰亂,很有可能讓更多的孩子成為孤兒。
所以陳青衣驚訝於李承澤的真誠。
李承澤問道:“陳盟主自大乾北方來,可曾注意到了北方的變化?”
陳青衣頷首道:“看到了。”
李承澤正色道:“我有把握讓東域百姓過得更好,所以我決定這麼做。”
陳青衣感受到了李承澤的信心。
陳青衣也親眼見到了北方的變化,
也親眼見證了陽翟的繁華,見到百姓生活安居樂業,見到孩子在學堂就學。
陳青衣必須承認李承澤有這個能力。
李承澤沒有說的是,如果百花公主夏嬋希那裡合作順利的話,
他有把握以較小代價順利拿下東域。
可能是知道李承澤真有這個能力,
也可能是感受到了李承澤的決心,
陳青衣並沒有反駁李承澤。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陳青衣並沒有說,
陳青衣在盛乾宮內感受到了幾股不弱於他的力量,其中一個必然是皇甫還真。
加上北方的王淩雲,麵前的項羽、呂布、趙雲,北方的宇文成都、高寵...
陳青衣還真認為大乾有這種實力。
端坐著的陳青衣鄭重道:
“那陳某便在這裡祝陛下得償所願。”
“也希望在那時候陛下沒有變。”
李承澤頷首道:“當然。”
雙方並沒有談條件,
李承澤已經展示了自己的誠意。
陳青衣這句話也表明了他的態度。
至少武林盟不會成為李承澤奪取東域的阻礙,如果李承澤沒有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