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瀾王朝和秦良玉率領的秦家軍戰爭沒有開始之前,他們便已經定下了目標。
要儘可能地收服這六萬禁軍。
蒙恬、周亞夫和鄧艾他們沒有親自上場便是這個原因。
他們下場了,戰爭是能很快勝利。
但是新兵得不到戰爭的洗禮,得不到成長,而觀瀾王朝的軍隊也會死傷慘重。
觀瀾王朝的三路大軍的軍營,同時陷入了一種非常低迷的情緒。
監軍太監在破口大罵,督促郝勇他們儘快攻城,不要一直拖延。
郝勇他們也想攻下,但就是攻不下有什麼辦法,還沒有辦法反駁監軍太監。
因為監軍太監高升是皇帝身邊紅人,身為禁軍統領的郝勇比誰都清楚這一點。
高升說一句壞話,吹一句耳旁風那就真的是百口莫辯了。
在夜色之中,觀瀾王朝的士卒已經入睡,雖然還是有巡夜的士兵,但並不影響蒙恬他們的計劃。
張定邊、周亞夫、樊噲各自率領五百士卒在夜色中發動襲營,火燒軍帳。
觀瀾王朝三處臨時駐紮地皆燃起了大火,
在張定邊他們的帶領下,五百士卒手持橫刀在軍營中一頓衝殺。
趁亂之中,張定邊將郝勇和監軍太監高升殺死。
周亞夫和樊噲也是做了一樣的事,
三路大軍統領都隻是天人合一境,
樊噲想要殺他們還是不難的。
尤其是在他們並不知道樊噲他們的真實修為的情況下。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的守城戰中,樊噲可是手癢了很久,但秦良玉命他不能動手。
雖然手真的很想動,但樊噲還是堅決執行了秦良玉的命令。
現在能殺了,樊噲便逮著將領殺。
“郝勇已死,降者不殺!”
張定邊用長槍插起郝勇的屍體,調起天地之力朗聲道。
周亞夫和樊噲也在做一樣的事。
“放下兵器,抱頭蹲下者不殺!”
翌日清晨,浩浩蕩蕩的觀瀾王朝三路禁軍南下就這麼結束了。
一部分士兵死在過去一個月的攻城戰中,一部分死在昨晚的襲營中。
大部分投降了,但也有一部分趁亂逃跑了,但身為逃兵,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懲罰。
三路人馬收攏了多少降軍還需要進行一次清點,但在此之前還需要打掃一下戰場。
觀瀾王朝的軍隊戰鬥力確實很弱,這些降軍要篩選後打散重組。
被淘汰的就隻能去當徭役了,畢竟他們是敗者,又是觀瀾王朝的軍隊。
也確實是現在的南方五州很需要人,不可能白白養活這些人。
去當徭役已經是非常好的待遇了,要不然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亡。
觀瀾王朝六萬大軍分三路南下,
在鄞州前線便遭到了重創,逃回去京畿地區的不過千餘人。
秦良玉他們也達到了最想要的目的,
這一戰收攏的降軍有四萬兩千餘人。
這是高熲他們提前交代了的結果,讓樊噲襲營的時候彆搞出太大動靜。
所以樊噲他們並沒有用罡氣,而是一直用手中武器搏殺,造成了最低的損耗。
這也是因為觀瀾王朝的禁軍投降習慣了,確實沒有太大的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