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域,景玉王朝。
長安對景玉王朝的這場戰爭結束的也很快,因為不是用大軍團形成碾壓的。
而是以蒙恬、張定邊、樊噲、龍且、鄧艾、俞大猷他們對景玉王朝形成碾壓的。
在蒙恬他們正麵戰場對景玉王朝的軍隊造成碾壓,一路西征的時候
張定邊直接率領一支千人的精銳繞行,一路直接殺到了景玉王朝的京都。
一路直殺皇宮的張定邊,將景玉皇室殺了個膽寒,景玉帝宣布投降。
所以這場長安對景玉王朝的征伐戰,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完成了。
軍隊更多的作用是接手城池的布防。
不過他們很難再有新的成果了,
因為景玉王朝的西邊是一條山脈。
他們能夠打通,但是想要打通以及攻略西邊的王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條山脈對於長安以及西邊的王朝,都是一座天然的屏障。
暫時以山脈為界,井水不犯河水。
秦良玉他們一直以來也沒有把西邊的王朝納入規劃。
他們今年要做的是將景玉王朝納入治下,並且將其穩固下來。
明年再對長安東邊的王朝出兵,
三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北伐。
秦良玉他們的目標是,將長安打造成一個在東域僅次於百花皇朝的王朝。
在藏龍王朝消失後,其他王朝都比較均衡,沒有一個特彆出彩的王朝。
秦良玉他們不是為了掙這份虛名,而是想讓大乾在北伐百花皇朝的時候儘可能的減少阻礙。
前段時間,從英魂塔入世的一部分一流和二流名士、武將都已經抵達東域。
他們沒有前往大乾,
而是直接來到東域長安,加入了長安王朝,為長安的建設添磚加瓦。
也是因為有這個後盾,秦良玉他們才敢如此迅速的擴張。
不然光是治理這些疆域,就會需要很多的人力。
長安的迅速擴張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人才跟不上。
哪怕是他們也已經開始建學堂,
但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
來讓這些學堂培養出可用的學子。
所以目前長安的人才供應是供不上的,隻能靠大乾來輸送。
還有就是高熲,寇準,盧象升他們能能者多勞了。
好在後來還來了楊士奇、張柬之、褚遂良、張說和李德裕等人。
不然把高熲和寇準他們拆成八瓣使也不夠用。
現在他們已經將景玉王朝給吞並,隻需要清理一下殘餘勢力。
好在是因為景玉帝不咋乾人事,他在景玉王朝並不得民心。
而秦良玉則是在東域有口皆碑的君主,雙方比較起來簡直不要太慘烈。
所以景玉王朝的百姓並沒有暴動,相反,他們十分歡迎秦良玉的到來。
在過去兩年多,秦良玉他們解決了南方一直存在的蠻族問題。
或許蠻族會有一部分剩餘,但是已經無法對南方的百姓構成巨大威脅了。
光是解決蠻族這個問題,就已經讓東域南方的百姓,對秦良玉不得不稱讚了。
更何況秦良玉還實施仁政,對百姓的仁政很簡單,抑製土地兼並、輕徭薄賦。
所以景玉王朝的百姓對於長安軍隊的入駐,秦良玉的統治沒有什麼抵觸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