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皇朝,朝聖城。
硬扛著北方的星羅和錦華聯軍,
還要與南方的大乾皇朝交戰,
這件事對三聖皇朝是不現實的。
起碼對物資和兵力都消耗了幾年的三聖皇朝不現實。
所以更多的三聖皇朝文武更傾向於第二個方案,聯合北方的星羅和錦華王朝。
這兩大王朝還是有實力的,不然也不可能以這兩個王朝為首組成了聯軍。
但這個方法有些抽象。
畢竟三聖皇朝和星羅和錦華王朝的聯軍,就是現在還在北方打生打死。
現在卻要三聖皇朝去拉攏星羅、錦華王朝聯軍,拉著他們共抗大乾。
先不說這事合不合理,聽起來可能性就不大,所以這件事反對的人也不少。
也有人認為大乾遠道而來,
而且不可能所有人都來到中洲,
不能算是跟一整個大乾皇朝交戰,
都還沒跟大乾真正打過呢,就說三聖皇朝已經打不過,未免有些未戰先怯的嫌疑。
而且大乾這一次在西南平原上取得的勝利,也隻是因為這是一次突然襲擊。
是三聖皇朝軍隊和衍聖王朝聯軍都沒有想到的突然襲擊。
畢竟他們是從聽起來沒有可能出現的清風山脈出來的,本身就超出了預料。
很快破壞山體,三聖皇朝也不是沒有人能夠做得到,
最主要是破壞山體,卻不被人發現,這一點比較困難。
而根據傳遞回來的情報,清風山脈看起來是沒有太大變化的。
且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劇烈的震動,往前推一年都可以這麼說。
也就是說大乾肯定不是用武者強行破壞清風山脈,而是通過其他方法順利通過的清風山脈。
因為沒有預料到大乾的存在和西南方向的威脅,所以三聖皇朝軍隊確實沒有防備。
這才被大乾迎頭痛擊。
五大皇朝聯軍沒有能夠戰勝大乾,
一方麵是因為神威將軍炮,這確實給五大皇朝聯軍帶來了很大困擾。
另一方麵是大乾是防守方,占據著天宮江的有利地形,
後方還是一統的,不用擔心來自後方的威脅,可以專心防守。
而現在大乾是進攻方,今時不同往日,他們還不必將大乾軍隊神化成這個樣子。
目前還是先確定大乾來到中洲大致的軍隊數量再說,才好做出相應的對策。
並且這件事也是必須要告訴百花皇朝的,讓他們也做好相應的應對。
多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最後這件事還是由君玄策拍板的。
君玄策整合了多方的意見,
做出了一個比較居中的決定。
“暫時放棄吞並南方的衍聖王朝在內的八大王朝,與北方星羅和錦華王朝聯軍停戰。”
“分彆派使者前往星羅和錦華王朝,將大乾軍隊來到中洲的事情告訴他們。”
“先不用提出合作的事,隻需要傳達這個消息即可。”
“同樣派人去告訴百花皇朝做好防禦。”
“南方暫時防守,探清楚南方究竟來了大乾多少軍隊,其他方向也需要探查。”
君玄策作出這個決定以後,三聖皇朝的文武都去實行了。
君玄策這個決定還是比較注重多方意見的,沒有說誰特彆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