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乾這一次的目標不是三聖皇朝,
而是衍聖王朝及其聯軍的話,那麼給他們比較長的時間去考慮也不是不行。
但是大乾實際上的目標是三聖皇朝,而這六大王朝會成為大乾軍隊北上的阻礙。
大乾大軍確實是可以從乾西南道向東北出發,但是被略過的六大王朝將成為隱患。
而王忠嗣他們是不允許存在這樣的隱患的,這對於他們擊敗三勝皇朝是不利的。
所以張昭才給了5天,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緊張的時間。
因為大軍在這裡拖著,不光浪費時間,也浪費糧草。
繞路乾西南道,同樣也是浪費時間。
所以包括白河王朝在內的這六大王朝的疆域,必須由大乾掌控。
此事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李嗣業給他們的最後通牒就是要麼投降,要麼打。
大乾並不害怕打這六大王朝,
就是多花費一些時間罷了。
當然,肯定也會有兵力和糧草的減少。
除此之外,便是對這些王朝疆域的破壞,百姓確實也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如果這些王朝嘗試負隅頑抗的話,征糧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李嗣業和張昭才顯得比較強勢。
王忠嗣和楊素他們給夠衍聖、白河等王朝壓力也是如此。
隻有給夠壓力,讓他們清楚知道反抗沒有作用,隻是死路一條,還不如投降。
而張昭向他們做出的保證,也會讓他們更傾向於活下來。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還是少數,更何況是這種實力差距懸殊的對決。
張昭和李嗣業沒有離開白河城,就這麼大咧咧地留在白河城。
李嗣業有信心保護好張昭。
實在不行帶著張昭跑就完事了。
而張昭和李嗣業會不會受到襲擊,也可以用來判斷這幾大王朝願不願意投降。
要是這幾日風平浪靜,他們什麼都沒有碰到的話,那他們投降就是個大概率事件。
畢竟他們不會既要投降,又弄出一個襲擊使者的場麵出來,那單純是自討苦吃。
在衍聖王朝的鎮北王王元昊離開之後,張昭專門留下他談了一次話。
可以拒絕的話,王元昊是想拒絕的。
尤其是張昭還是明目張膽地留下了他。
隻有張昭、王元昊和李嗣業三人,
剩下的人都被張昭趕走了。
不管談什麼,都由張昭和李嗣業說了算,王元昊就是有十張嘴都說不清。
張昭和李嗣業真要誣陷他的話,確實是隨便拿捏的。
畢竟是當著其他人的麵留下的王元昊。
其他人也會懷疑張昭和李嗣業對他說了什麼?又承諾了什麼?
畢竟王元昊是這幾大王朝裡麵的最強者,衍聖王朝也曾經是最強的。
確實是曾經了,因為衍聖王朝地盤都快沒了,隻剩下不到四分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衍聖王朝自然就不是國力最強的那一個了。
不過有著王元昊的存在,衍聖皇朝還是在這八大王朝裡麵有著足夠的話語權。
如果可以,王元昊肯定就強硬地拒絕張昭了,可惜拒絕不了一點。
李嗣業的威脅不是假的。
如果是之前的王元昊肯定就拒絕了,